第6章 滄海桑田(1 / 1)

晁靈穿越到梁山這一個月來,所有梁山好漢他都見了個遍,有些人他實在是不敢恭維,最典型的就是這個王矮虎,身上簡直找不到半分好漢的影子,活脫脫就是一個大土匪,貪財不說還極其好色,見了女人就走不動道,除了母大蟲顧大嫂、母夜叉孫二娘等少數幾個姿色差些的狠女人他不正眼瞧以外,其他隨軍眷屬每個他都要上前搭訕一番,能摸一把就摸一把,實在摸不了也要狠狠地意淫一番。就連呼延平那樣含苞待放的少女他都不放過,每次見了都要猥瑣地上下掃射半天。

最讓晁靈惡心的是那個兩眼血紅的催命判官李立,最大的嗜好就是吃人肉,隨宋江上了梁山以後,死性不改,隔三差五就偷跑下山,找個人殺了烤著吃,最後終於讓晁蓋發現了,在刑場上即將斬首的時候,被宋江哭嚎著給救了下來。

當然,梁山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名副其實的好漢,公孫勝的沉穩,林衝的儒雅,魯智深的豪放,,武鬆的剛烈,李逵的憨直,呼延灼的嚴謹,徐寧的含蓄,花榮的清秀……他們給晁靈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晁靈兄弟,上我這條船!”阮小七站立船頭,熱情招呼晁靈。

自穿越過來以後晁靈整日在山上養身體,這還是頭一次下山。他坐在船上和阮小七東拉西扯攀談,眼睛卻望向浩瀚的湖麵。

據史料記載,梁山泊之所以有八百裏的湖麵,是因為黃河多次在滑州決口,由於巨野澤南岸淤高,洪水逐漸北移蓄積到巨野澤北岸的梁山地區,因而形成了大麵積的湖泊。

晁靈目光所及之處,但見湖光峰影,煙波浩渺,沙鷗翔集,錦鱗遊泳,三三兩兩的漁船穿梭蕩漾在蘆葦叢中,漁歌唱和,笑語盈盈,竟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小七哥,咱們大軍船隊經過,那些漁民好像一點都不害怕的樣子。”

阮小七奇怪的望著晁靈說道:“聽你這一問好像你是外來的一樣,這附近的漁民何時怕過咱梁山啊,他們隻害怕官府,對咱梁山親著呢,官府禁止他們打魚,梁山卻保護他們打魚,他們視梁山如再生父母呢!”

晁靈一張臉瞬間漲的通紅,他連忙扭轉頭去看那一望無際的蘆葦,但見茂密的蘆葦顆顆如長劍一般昂首指天,隨風任性搖擺,野性十足,更有數不清的港汊縱橫其中,幾萬人鑽進去連影也看不見。

難怪梁山群雄身處州府的包圍之中依然活得逍遙自在,這浩瀚的湖泊,一望無際的蘆葦,正是梁山的天然屏障,有阮氏三雄、李俊、張順這批精通水性的人守把,官軍縱有千軍萬馬也隻能望洋興歎。

“若是這湖泊永不幹枯就好了,可惜呀!”晁靈想起幾百年後這裏將變成一片平灘,一滴水也沒有,不覺黯然神傷。

“晁靈兄弟,你這不是瞎擔心嗎,這麼大的湖泊怎麼可能幹枯呢?不可能的!哈哈哈……”阮小七大笑起來。

晁靈看了一眼阮小七沒有說話。史料記載,這裏到清朝時就一滴水也沒有了,完全成了平陸。1128年,南宋將領杜充為了阻擋金兵南下,扒開黃河大堤,使黃河改道,由泗入淮,造成梁山水源斷絕,湖泊麵積不斷縮小,到清朝康熙時期,這裏就徹底變成了平陸。

唉!滄海桑田,世事變幻莫測,有些事誰又能說得準呢。

出征大軍走遠,送行人群各自散去。

吳用見左右無人,悄聲對宋江道:“有一事不敢不報公明哥哥知道。”

“何事?”宋江疑惑地望著吳用。

“昨夜有聚義廳前侍衛密報,昨夜聚義廳前的大旗旗杆被驟然而起的狂風吹折了。”

宋江吃驚地睜大眼睛,“竟有這等事?為何不早報?”一邊說一邊向大旗望去。

“旗杆我已連夜命人換過了。我未提及此事一來怕動搖軍心,二來生恐晁天王動怒啊。哥哥知道,你我在聚義廳會議上曾力阻天王領軍,倘若將此事說與天王知道,天王會怎麼想。”吳用顯得很是無奈。

宋江埋怨道:“軍師怎的如此沒有擔當,這便是軍師的不是了。唉,速派戴宗下山跟蹤打探,有情況隨時回報。”宋江扭頭望著山下,不無擔憂地說:“但願晁天王吉人天相,平安歸來。”

梁山大軍晝行夜宿,並不掩飾行蹤,沿途州府如臨大敵,卻是城門緊閉,顯然是懾於梁山的威名,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