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濟州府如臨大敵(1 / 1)

好不容易過了三關,到了金沙灘,卻又被水軍士卒告知,阮小二頭領不知去了哪裏,沒有阮頭領的命令不敢讓他們乘船。又捱了一個多時辰,眼瞅天快黑了,阮小二才晃著膀子走了過來,他看見楊誌他們奇怪問道:“軍師早就下令讓你們離開,怎麼這時候了還停在這裏不走?”

李逵道:“你不在他們如何敢讓我們上船!”

阮小二望著那些水軍士卒喝道:“你們怎麼這麼不曉事,他們雖然去投降官府做奴才了,但以前畢竟在一個鍋裏吃過飯不是,還不趕快讓他們上船!”

楊誌、呂方他們明知阮小二在整人,心裏氣得不行,嘴上卻無話可說,一個個悶聲不響上了船。

李逵大聲辯解道:“我可不是去做奴才,我是去看看他們是不是做了奴才。”

李逵的話把孔氏兄弟那幫人氣得不行,簡直連掐死他的心都有。

在山上遙望著那些人上了船後,秦明對公孫勝問道:“軍師,晁靈已派了晁猛、糜勝、卞祥、時遷四人暗中保護林教頭,他為何還要親自下山?”

公孫勝道:“林教頭自下山時晁靈就覺不踏實,宋江派殺手來殺他以後,晁靈更加憂心林教頭的安全,唯恐發生意外,所以便下山了。”

盧俊義嗬嗬笑道:“晁靈的武功我親眼所見,有他相助,林教頭必安然無恙!倒是花榮隨宋江走了真是可惜了,秦將軍可否勸他脫離宋江?”

秦明搖頭苦笑道:“花榮雖是我妻舅,但他受宋江迷惑太深,即便是我夫婦二人同去相勸,恐怕也無濟於事。”

眾人聽了不覺扼腕歎息。

濟州府從未有過今天這般緊張,大街小巷天不亮時便已戒嚴,所有駐防官軍全副武裝登城守衛。

當今天下令人聞風喪膽的兩大人物即將在這裏會麵。一位是權傾朝野的殿帥府太尉高俅,另一位則是四大寇之一的水泊梁山大頭領宋江。

高俅看在大筆金銀珠寶的份上和一心想弄死林衝的心態,在接到宋江請降書的第二日早朝,親自將請降書呈給了宋徽宗,宋徽宗覽閱後大喜。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宋徽宗幾乎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內憂外患頻發,外有大遼國蠢蠢欲動,不斷蠶食邊地,內有方臘、田虎、王慶、宋江四大寇攻城掠地,朝廷調兵遣將,四處撲火,火卻越燒越大,眼看國庫日漸空虛,宋徽宗憂心如焚。

宋江來降對他來說,不啻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如果四大寇能四去其一的話,他的壓力會減輕不少。他立即責成高俅親往濟州招安宋江。

最先到達濟州的是宋江一行人,知府張叔夜並沒有露麵,他並非不重視這次招安,而是巴不得早日招安,好清除身邊這個巨大的隱患。

梁山雖與濟州府近在咫尺,卻是兔子不吃窩邊草,自晁蓋時起便沒動過它一指頭,即便如此,濟州知府張叔夜心裏依然惴惴不安,他知道,這隻是暫時的,一旦梁山野心膨脹,濟州將是梁山最先拔除的據點。張叔夜有心剿賊,卻苦於兵微將寡,眼瞅梁山一天天坐大,張叔夜寢食難安。

自呼延灼領兵征剿梁山失敗後,張叔夜曾多次上書朝廷要求招安梁山,但每每都是泥牛入海,杳無音信。他自知是蔡京、高俅等權奸搞的鬼,卻拿他們無可奈何。這次高俅奉旨來濟州招安宋江,張叔夜心裏著實高興,他從各方麵做了精心準備,全力要促成此事。他之所以不見宋江,是因為他從骨子裏瞧不起這個鄆城縣的小吏,但他卻指示府衙官員要熱情相迎,甚至為宋江一行幾人包下了濟州最高檔的一所客棧。

雖然沒有看見知府大人親自降階相迎,心中略有遺憾,但吃住行都享受到了最高規格的禮遇,宋江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唯一令他稍感不安的是林衝的態度,下山前,他對林衝等眾頭領說來濟州是要親自探聽高俅的虛實,看到濟州官員出城迎接時,宋江已做好了林衝責難他的準備,但出乎意料的是,林衝沒有任何反應,什麼都不問,一切順其自然。此舉不光令宋江不安,吳用、花榮的心裏都很不安,這顯然不是林衝的風格,難不成林衝早有招安的心思?以他和高俅之間的深仇大恨,絕無這個可能,那他如此安之若素,到底是出於什麼心態呢?

宋江進到房間的那一刻,林衝的問題已經被他拋到了腦後,一個將死之人苦苦思考他有何意義?按照與高俅的約定,今夜就是林衝的死期。宋江現在最關心的是梁山的動靜,按照他交代給呂方的,晁靈一死,呂方即刻飛馬來報,但眼下已時過正午了,呂方卻一點動靜都沒有,難道出岔子了?不可能啊!此事做得再絕密不過,晁靈縱然武功再高,他也決難逃脫四大頂尖高手的合圍。就在宋江心煩意亂的當口,高俅入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