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歐青賽風雲2(1 / 2)

大熱門荷蘭爆冷並沒有敲醒球隊,而塞斯對於捷克的研究也不夠透徹,這使得球隊最後一場比賽前的氣氛很輕鬆。而塞斯堅持讓替補們都出場,去感受下大賽的氛圍。

球隊的433陣容首發為:13號洛佩斯,3號博爾穆多4號奧爾拜茲5號帕文12號魯比奧,8哈維16號馬切納14號耶斯特,17號盧克18號奧蒂斯14號阿甘佐。大麵積改動下,球隊的陣型也做了相應的調整。

這個陣容也是塞斯較為拿手的,西班牙以盛產邊鋒聞名歐洲足壇,433陣容對於我們來說更為自然。之所以球隊主打442,那是陣容內的考量,在塞斯看來433不適合將這支國青隊的最大能量發揮出來。

捷克人則是標準的442陣型,和我們大麵積的改動相比,捷克人的先發隻是有兩點變化,右前衛和前腰。比賽開打後,西班牙占據主動,頻頻在兩翼發動進攻。而今天的捷克打得就是標準的整體防守反擊,將重兵囤積後場,等著你來進攻,我就打你的兩肋。

作為西班牙的中場核心,哈維在99世青賽上就已經證明了自己,本場比賽對手對他照顧有加。好在433的體係中,中場隻需策劃和調度,衝鋒拉扯的任務給了邊鋒,所以哈維的表現還是非常出色的。

阿甘佐和盧克早已憋了一股子勁,在比賽中兩人就像兩把匕首,不停的刺著對手,隨時準備發動最後一擊。兩人的活躍輪番衝擊,直接帶動著球隊的一波波攻勢,讓西班牙占據了場麵上的優勢。

但坐在替補席上我看的卻是心裏緊張不已,場麵上貌似我們占優,但實際卻是捷克人的策略。3人防守中場將哈維和耶斯特牢牢的按在禁區外,兩邊後衛放任兩翼下底封堵內切,使得球隊的傳中不少。但奧蒂斯卻在對手中衛的夾擊下,根本沒有多少射門良機。

這種幹打雷不下雨的局麵,一直持續了30多分鍾,塞斯來到場邊指示哈維控製下比賽節奏。在球隊整體放慢了進攻步伐後,捷克隊開始頻頻發動攻勢。整體快速的推進,簡潔的傳遞配合,勇敢的衝擊和射門。

捷克的整體攻擊,並沒投入太多的兵力,因此穩固的後防也沒給西班牙多少機會。雙方創造的射門機會並不多,奧蒂斯和盧克都有過絕佳機會,隻是未能把握住。捷克的2次威脅射門,卻被洛佩斯化解,上半場的比賽最終以0-0結束。

在更衣室裏,塞斯肯定了球隊的表現,同時交代哈維和耶斯特更靠近禁區,並讓盧克和阿甘佐多嚐試內切,要求奧蒂斯多跑動策應。十五分鍾後,我和米斯塔繼續在替補席上閑聊觀戰。

西班牙開場後的積極變化,一度讓捷克人疲於應付,占據了主動的我們卻沒能撬開對手的球門。隨著時間的流失,塞斯終於坐不住了,讓替補席上的人去熱身。第72分鍾,塞斯將法裏諾斯和米斯塔換上場,替下阿甘佐和奧蒂斯,繼續加強進攻。

生力軍的加入,讓西班牙在場上占據了主動,局麵一度朝著勝利的方向發展,進球卻是遲遲沒能到來。捷克人在頂住了西班牙的進攻後,終於抓住反擊的空當,在第81分鍾時,由10號前鋒打進一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