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很多小偷的犯罪案例看,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人,因生活困窘而又短期無法改變現狀,走上了偷竊之路。像引起胡雪林心靈震撼的那三個搶劫犯那樣,因找不到工作身無分文,連續三天未吃東西,一時衝動,竟然愚蠢而荒唐地用水果刀搶劫幾乎同樣也囊空如洗的三輪車夫。
那名盜走故宮7件珍貴展品的所謂“盜聖”,之所以動起盜寶的主意,應該說跟他的困窘的生活狀況也有直接關係。這個名為石柏魁的竊賊,是山東菏澤市曹縣的村民,因家窮,從小體弱多病,性格內向,12歲就輟學在家。15歲那年,他在幫親戚蓋房子時,從腳手架上摔下來,傷了三節脊椎骨,從此不能幹重活兒,體質也一直偏瘦弱。八年前石某就開始到外地打工,在北京也待過多年,但幾乎沒掙到什麼錢,潦倒不堪,偶爾回老家,還得父親石西華給他買煙抽,這讓他感到很沒有麵子,心中彌漫著一種人生的挫敗感。在家人勸說下,他在老家一所技校學了10天電焊技術,獲初級電焊工資格證,然後跟著大哥和姐夫到內蒙古打工。因做電焊工常常要爬到很高的腳手架上,寒風凜冽,苦不堪言,他又有恐高症。幹了一個多月,他就跑回北京,在豐台找個地方住下來。因工作一時無著落,他閑得無聊便在附近一家網吧沒日沒夜地泡著。
真是鬼使神差,一張60元的故宮門票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那些稀世珍寶勾起了他一夜暴富的欲望……
1983年出生、老家是湖北襄樊農村的呂某,來鎮江找朋友幫忙,想找份工作。三天過去了,朋友沒找著,工作也沒找著,而身邊僅帶了三天的生活費,已經花光了。無奈之下,他決定鋌而走險,想偷輛出租車賣掉換錢,但一時卻又找不到下手機會。那些出租車司機停車上廁所或吃飯時,都會將車子熄火,車門鎖好。他還沒學會開車門並自製車鑰匙、發動汽車的秘籍。於是,他的犯罪行動升級了。偷不成便搶。晚上9點多,他攔下一輛出租。上了車,他便問:“車上油還能跑多遠?”師傅答:“還能跑一陣子。”他又問:“油門在哪裏?”“最右邊踏板。”開車師傅多少感覺有點蹊蹺,問:“你要去哪裏?”呂某指著長江路:“一直開,我讓你停就停!”出了城區到了一僻靜處,呂某讓車停下。一切似乎正常。該男子下車到後備箱取行李,忽然他叫師傅幫忙,說是行李箱給卡住了。師傅信以為真,下車到後備箱彎腰幫他取行李,呂某掏出水果刀頂住他後背,然後命師傅掏出口袋裏所有錢,師傅將僅有的100多元當天營業收入交給他。為防出租司機報警,呂某又讓司機交出手機,把手機電池取出,將手機扔進附近草叢中,然後開著出租車上高速往南京方向飛馳。
出租司機就近找到有手機的人報警。
當呂某在南京落網時承認自己從未專門學過駕駛。從未學過駕駛之人,居然敢劫車上高速、跑長途,簡直不可思議。
從事偷竊活動的人,有的因生活所迫。但也有衣食無憂、生活優裕之人。這該如何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