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成敗一枝太行花(6)(1 / 2)

趙文的意思本是說,老爺你因為那個東西要了我“大肚蚰子”趙文的命,於理不公;知縣和眾衙役理解為,趙文真的有些本事,他看上一眼就知道裏邊裝著一隻蟈蟈兒!盡管把總夫人不依不饒,但知縣真的不願再招惹那個似乎有些妖氣的趙文,便斷了個“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了事。

當大堂上空無一人的時候,趙文才搖搖晃晃地爬了起來,雖然腦袋仍疼痛不止,畢竟肚子癟了下去,除了腦袋之外,整個身上輕鬆了許多。他晃裏晃蕩地出了縣衙,心驚肉跳地回到了大坡地村。

大坡地向北不足百裏,有一條橫跨太行山的關隘,常年駐守的綠營兵便達四五千人,綠營兵的首領姓杜,人稱杜防禦,正五品的武官。府衙設在邢州。

杜防禦的公子得了一身的癬疥,需要一味中藥配伍,那中藥便是太行花。太行花本屬稀缺物種,即使一世專門采藥的人也尋不到多少棵,況且又一年年地減少。杜防禦托湡水的知縣尋了兩棵,公子用後癬疥果然好了許多。杜防禦又聽了郎中的指點,說太行花有回春之功效,就以太行花為主藥配了幾粒藥丸,服用後頓覺神清氣爽渾身輕巧,五十餘歲的人竟和青年人一樣地容光煥發活力四射,連他的三太太服用了幾粒後,身上多年的淅淅瀝瀝也幹淨了許多。郎中又指點,若用新鮮的太行花配藥,將有百倍的功效。杜防禦費盡周折尋了無數的能工巧匠

,竟沒有種活一棵——那太行花要麼不發芽,要麼等長出第二片嫩葉時便蔫蔫地死去,更不用說開出花來。

當杜防禦再次找到湡水的知縣後,知縣把趙文給舉薦了去。

趙文幾乎遭綁架一般地被塞進防禦的黑布小轎內。來到邢州的第一天,杜防禦便派了兩個洋槍兵形影不離地跟著趙文,盡管趙文裝瘋賣傻雞鳴狗盜地使盡了千般解數,無奈那杜防禦鐵了心地要在邢州的土地上種出一片太行花來。

太行花世界唯中國獨有,中國唯太行獨有,藥用價值極高。大凡越稀缺的東西便越難侍弄,過去也曾有過不少人試圖人工種植,最好的結果也是長出第三片嫩葉後便死去了。

東北的千年野參據傳也相當的神奇,找參叫做放山,挖參叫做抬參,挖參的剪稱呼為快當剪,挖參的刀稱呼為快當刀,發現後還要用兩頭拴銅錢的紅繩係住,不然挖的時候人參娃娃會跑掉。難得的金貴比瑤池的蟠桃差不了多少,但畢竟養了出來,而這太行花似乎比那東北人參更嬌貴百倍,人們花盡了心血就是種不出一株來。

傳說太行花原是花神的外甥女,因看不慣諸神為一炷香而爭得麵紅耳赤便來到人間,可人間的眾生也因一文錢而拚得你死我活,於是到處找尋那個安靜清心的養身之所,最後來到太行山,找了個僻靜貧瘠之處,化作了一株太行花便安頓下來——不求物的奢華但求心的暢快。太行花也就專愛那些德行高、品性好的人。

太行花的珍貴就在於,前生一世修善,來世方能相見;前生三世修善,後世方能相得。所以就是終生住在太行山,能尋見太行花的人也為數不多。也正因如此,那趙文才死活不敢答應,直到兩個洋槍兵拿槍對準了腦袋,他才算應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