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傳國玉璽(1 / 1)

李平川萬萬沒有料到, 為了取得長孫侍衛的信任,崔護主所依仗的秘而不宣的寶物,竟然是傳國玉璽,也難怪長孫侍衛如此緊張。當長孫侍衛偷偷告訴李平川此事時,李平川也大吃一驚,同時也明白了,為什麼對於如此神秘的崔護主,長孫侍衛如此多疑的人,最後還是堅持收留了他。

“我這次奉旨西行,重中之重,就是傳國玉璽的事情。長安那邊早有線報,此物在張掖城出現過,所以崔護主的話並非是空穴來風,即使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他也願意陪著崔護主走上一趟。不過這崔護主絕非池中之物,我們一路上都要小心戒備一些。”長孫侍衛語氣凝重,卻也掩飾不住心中的興奮。

當知道此事涉及到傳國玉璽後,對於長孫侍衛的舉動,李平川完全可以理解。因為傳國玉璽,是當今皇上的一塊心病。

中原曆朝曆代,都有鎮國的寶器,以此作為王權的象征,乃至上天的眷顧和認可。大商一族的鎮國之寶最為神秘。說它神秘,是因為這鎮國之寶,到底具體是什麼東西,大家也搞不清楚,搜易眾說紛紜。隻是傳說它有一個籠統的稱呼,稱為“圖法”。傳說中商族的祖先是天帝的後裔,圖法就是天帝留給商族最珍貴的財富,同時也包含了天帝,商族,乃至真個宇宙的秘密和道理。此寶的秘密和所有權,隻屬於商族的首領掌控,他們稱之為帝。但自商族最後一個首領帝辛自焚於鹿台以謝罪於天帝後,圖法也不知所蹤。僅有一些零散的書籍遺留於世,很多人相信那是圖法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即使這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也被周王室嚴密收藏,隻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才能一窺其中的究竟。老子老聃任周王室的征藏史後,曾經接觸過這部分圖書,但隨著老子西隱,這僅存的一部分也不知去向。後來,周王室不得已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成九鼎,象征九州,以作鎮國之寶,但到秦統一六國,蹊蹺的是,九鼎也不知道去向。

所以自秦朝以來,曆代帝王都把“傳國玉璽”作為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這幾百年來,一直沒有什麼改變,大家也都認可。誰如果得到了它,就可以說是“受命於天”,失去了則稱為“氣數已盡”,即使還坐著皇帝,也底氣不足。

但隋煬帝被殺以後,玉璽便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後來李淵得了天下,雖然裝模作樣地搞了個禪位儀式,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更何況當今皇上殺兄弑弟,更需要“傳國玉璽”來堵萬民之口。

半路上,沙耗子就帶著綰綰姑娘走了,兩個人說是厭倦了在江湖奔走,決定找個地方隱居下來,好好過日子。李平川也知道沙耗子必有隱情,沒有再問,也沒有挽留,不過給了一些銀子作為盤纏,沙耗子感恩戴德地收下,就此作別。

司徒妙也找了個借口,在一個岔路口和眾人分手,相約在張掖城再會。李平川不太放心,找了個很勉強的理由,派了竇厚隨行。大家心照不宣,李平音更是極力鄙視,但好歹竇厚和司徒妙都是峨嵋派的弟子,相處的一直比較融洽,好歹也有個照應,所以兩個人也都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