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豐島海戰不宣而戰(1 / 3)

早上,快到八點鍾時,飛鯨還在牙山灣內拋錨時,“忽聞海灣內有大炮聲”。[ 《瓦連航海日記》,《盛檔 甲午中日戰爭》(下)]

日本艦隊對“濟遠”、“廣乙”二艦發動了襲擊。

…………………………………………

豐島是朝鮮牙山灣外海麵上的一個小島,北距仁川約26海裏。

豐島海麵南闊北狹,水深礁少,適於大艦通行,因而便成為日本至仁川的通航要道,也是中國至牙山航線的必經通道。

方伯謙帶隊匆匆返航,一路緊張地警戒和搜索著海麵。

剛剛駛出牙山灣口,海麵朗日高照,清軍突然發現左側海麵上有3艘軍艦向他們飛馳而來。

來者正是第一遊擊隊“吉野”號、“秋津洲”號、“浪速”號3艘日本快速巡洋艦。

等來艦漸近,清軍仔細辨認,竟發現除了“浪速”還能認識,還有兩艘新銳軍艦從沒見過。

看勢頭,來者不善。大清海軍官兵立即進入戰鬥狀態。

然而,在距離3000米的海麵上,日本艦隊突然右轉,與方伯謙的艦隊平行,改為向東航行。

大清海軍官兵見日艦向東開去,以為日艦不會起而挑釁,便繼續前行。

多數資料上是這麼講的。

兩國仍沒有宣戰,沒有開戰的理由。即使有日艦,估計也是幹偵察之類的工作。

兩國軍艦在海上不止一次相遇,雖每次都殺氣騰騰地交錯而過,卻沒有發生戰鬥。

這些情況,都能使大清官兵放下心來。

這是有些資料上講的,但是,我不這樣認為,也不打算用這種方式將方伯謙埋汰到底。我覺得方伯謙不致於這麼疏忽。前邊他已得到情報,漢城日朝開戰,漢城的清軍現在生死不明;也獲得了日艦大隊將來的警報;看一下當麵的日艦數量,也不像是單純的偵察。

即使日艦轉向,方伯謙也一定清楚,警報仍未解除。

那麼就需要討論了,雖然日艦擺出了與北洋船隊平行的隊形,但日艦向東航行,會不會進入牙山灣?

那裏,還有在灣內錨泊,甚至還沒完成卸載的“飛鯨”號。

如果顧慮到這一點,擔負警戒護航任務的方伯謙,此時的最佳選擇,應該是調頭回航,守住牙山灣口。

可是,方伯謙卻趁著日艦轉向,帶著艦隊按回程全速航行。

牙山灣的艦船,還有牙山清軍,都管不了了,現在最緊要的事情,是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一瞬間,大智大勇全都沒有了。特別是麵臨險情時,智謀往往向趨向於盤算如何利己。我不能說方伯謙是一個無能之輩,但他絕對是一個“機會主義”者。

但這世上的事是公道的,有時因為選擇利己,反而使自己放棄了有利的選擇,滑入不利的境地。

接下來的事,應該也不出方伯謙所料,當大清軍艦駛至豐島南側的寬闊海麵時,便發現日艦轉舵,在海麵上畫了一個半圓,轉向西駛。一下子,成了追擊的樣式。

日艦航速快,很快就拉近了距離。

到與清軍船隊大致平行位置,又突然折向偏北方向,艦首指向大清船隊。

日艦的意圖一下子徹底暴露出來了。

…………………………………………

結合研究者後來從日本的資料裏探到的情況,我可以斷定,實際上,坪井航三按事先估算好的時間,來到豐島海麵,25日7時許,迎麵就看見了返航的兩艘中國軍艦,正駛出牙山灣,向北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