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漣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唉聲歎氣,沒了歡快,作為大儒,敗在一個幼童手上很是沒麵子,沒能當上長孫的老師也很失望,大明祖製,儲君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不出意外,朱由校就是大明的未來之君,能成為他的老師就是未來的帝師,這可是作為臣子的頂級榮耀。
“嗬嗬,有勞卿家了”,太後笑容滿麵,喜不自勝,對垂頭歎氣的楊漣寬慰了一句,楊漣垂頭不語,太後也不見怪,又掃視了每一位大臣,道:“還有誰來考考長孫?”
“臣等不敢,長孫天縱英才,我等安敢造次。”眾人恭拜唏噓道。楊漣都敗下陣來了,誰還敢上前不識趣啊。
“好,老祖宗答應校兒,師傅你自己選。“太後笑嗬嗬地俯下身子對袁天齊說。
大殿上又恢複了歡聲笑語。
三天後,袁天齊在南書房見到了老師。
“朱由校拜見師傅。”袁天齊跪下行大禮。
“不敢……長孫殿下請起,孫承宗不敢受殿下大禮”。孫承宗快步上前把他扶起。
來人正是孫承宗,袁天齊的偶像,明末最崇拜的猛人!明末軍事戰略家,抗清英雄,少數幾個能與清朝看抗衡的軍事家,可惜受人排擠,晚年致仕賦閑在家,崇禎十三年清軍攻入他老家保定高陽,孫承宗攜全家上城迎敵,城破不降,自縊而死,滿門忠烈。
“師傅請喝茶。”袁天齊奉上一盞茶。在古代,拜師收徒需行三跪九叩、徒弟給師傅奉上茶,師傅喝一口就算禮成了。
“好……好……”孫承宗吖了一口茶。
孫承宗放下茶盞,拿起一本《論語》,道:“今日授課,我們就從《論語》開始吧!”
“不必了,我早已背的滾瓜爛熟了。“袁天齊擺擺手說。
“哦,殿下讀過了,那咱們學學《詩》吧”。孫承宗要換書。
“也不必了,我也看過了。”袁天齊淡淡的說。
“哦,那……那……《大學》、《中庸》怎樣?”孫承宗已不知道該從哪教起了。
“那些書我看過了,師傅不必再授這些。”
“啊,殿下都看過了啊,不知何人所授,何時所學啊?”孫承宗驚訝的問。
當然是前世所學,總不能告訴你我是穿越過來的吧,說了你能信麼!
“哦,這些是我平時沒事父王、母妃所授。”袁天齊撒謊掩了過去。
“哦,那不知殿下可知其中深意,待臣將講與你。”
“不必了,師傅,要是給我講四書五經我就不找您了,您可知道我是向太後、皇上請旨要的您!”袁天齊錚錚地說道。
“是……是……微臣早有耳聞,殿下天資聰慧,古今未之有也,太後壽宴上才壓群臣,眾位臣僚無不驚歎傾服,下官才不及楊漣,位不過翰林院編修,何至殿下抬愛,下官惶惶,還請殿下賜教。”孫承宗拱手俯身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