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遼東端倪(1 / 2)

袁天齊讓孫承宗幫助他整理這些,孫承宗在整理這些資料時如同看天書般眼花繚亂,在細讀起來感到是那麼的不可思議,他從來都沒有想到世界會有這般的神奇和內涵,會有這樣科學係統的理論和知識,更震驚於皇長孫是如何懂得這些,要知道,在他六歲時就作為皇長孫的師傅,他可是從來都沒有見過我觸及這些,心中的疑惑及對皇長孫的神秘更是增添了許多。

整理出原本之後,袁天齊將這些書籍帶到京師學堂,讓學生們一一抄寫原本作為他們的課本學習。袁天齊在深宮中不能天天到京師學堂,那裏的事物都交給孫承宗去打理,他隔三差五的去一次,每次去都給他們解答疑問,充當一次講師,也鼓勵他們自己搞研究。袁天齊還不斷的招收一些新學員,原本不大的四合院,隨著生源的增多,已逐漸容不下了,不得不將學生們分上下午輪流上課。

經過一年多的教學,原本十幾人的學生發展到近百人,而且其中不乏佼佼者,有宋應星、茅元儀、李之藻、潘文遠、趙忠南等,其他人也都學有所成,看到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收到成果,袁天齊不禁沾沾自喜,要知道,這近百人將是我大明科學的儲備。

在軍事上,袁天齊以這貼身的九名侍衛位骨幹,將明代的軍事訓練和當代的軍事訓練相結合編排,製定詳細的軍事科目。這九人不愧是錦衣衛出身,大明軍隊的精銳,他們很快就熟練的掌握了這些軍事科目,每天的隊列、五公裏越野、騎馬、射箭、軍事理論學習等,逐漸適應了新的訓練生活,看到他們一個個精神十足的勁兒,活脫脫的像現代軍人,服從!執行!軍紀嚴明!

看到這些點點之星,袁天齊感慨萬千,將來能否燎亮中原,就看我以後的人生了。

乾清宮中,萬曆皇帝凝重的看著一本奏表,心中感到了一點不安,他似乎預感到了什麼。

“愛卿,你看這應如何處理?”萬曆皇帝深邃的目光看向首輔方從哲。

“陛下,朝鮮之戰持久,費銀八百餘萬兩,西部三省多地災害頻仍,亟待賑濟,南方暴民四起,需撥款平定,如今已不適再動刀兵!”方從哲俯首回答道。

“哼!一個小小蠻夷之人,竟能稱汗建國,難道任由他做大,成為我大明心腹之患不成!”萬曆皇帝憤憤的將手中的奏表仍在地上。

“陛下,”方從哲回稟道:“此事需從長計議,努爾哈赤沒有反我大明,仍視我大明為宗主,他既然向我稱臣,上表納貢,我們何不順水推舟以撫邊陲,否則必是刀兵相見,遼東一亂,後果不堪設想!”

“哼!那也不能由他做大,否則遼東將來不可收拾!”萬曆皇帝話鋒一轉,“愛卿,你身為首輔,可有良策?”

“陛下,”方從哲頓了頓,“我們對北方瓦剌、林丹汗等都是互相牽製,我們不妨對遼東的努爾哈赤也牽製。”

“噢,說來聽聽。”萬曆皇帝陰沉的臉有了一絲笑容。

“陛下,如今能和努爾哈赤抗衡的隻有海西葉赫部,他們懼怕被努爾哈赤吞並,必然會倒向我們,我們何不一麵冊封努爾哈赤為汗,一麵對海西葉赫部的布揚古、金台石加官晉爵,如此便能製衡努爾哈赤。”方從哲向萬曆皇帝獻策道。

“嗯。”萬曆皇帝低頭沉思了一會,轉而露出喜色道:“好,就按愛卿所說!傳旨,冊封海西女真葉赫部布揚古、金台石為海西右衛都指揮使!”

“臣遵旨!”方從哲跪下迎旨。

“嗯,還有”,萬曆皇帝忽然臉色陰沉起來,怒道,“李成梁鎮守遼東三十年,竟然養虎為患,不能守土一方,任由蠻夷做大,有負朝廷之重托,著革爵去職,褫奪一切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