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世界水產品消耗第一大國。而日本人所喜愛的鮪魚是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特產。
一九五零年代,日本百廢待興。水兵出身的商人橫島秀和注冊了一家公司。並購買了一條美軍退役的補給船,將其改裝為遠洋漁船。主要業務便是捕撈南太平洋海域的南方黑鮪。
公司的名稱以南半球著名的南十字星座命名。最初稱為南十字星漁業。
在創始人去世後,因為次代社長秦時親的崇洋媚外傾向,公司名稱更改為源自英文的外來語。也就是現在的這個“SouthernCross”。
這家企業在八十年代膨脹到極至,並且在泡沫經濟時期成為上市公司。業務也逐漸多元化,不過是在漁業內部多元。
八十年代中後期,因為上市帶來的充足資金,公司開始投資於日本的“鯨類動物科學考察”事業。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打著科學名義的商業捕鯨。時至今日,公司原本的鮪魚捕撈業務已經萎縮,捕鯨反而成了本業。
就是這一點,讓我堅定了收購這家公司的決心。
我不是激進的環保份子。但是“科學捕鯨”,在甲板上“現場解剖”。最後把一塊塊的鯨肉冷凍起來,帶回日本吃掉。
這種毫無羞恥心的事情確實令人厭惡。
“這公司的捕鯨船有幾條?”
次日清晨,股市開盤時間之前。收購Southern Cross的決策會議正式召開。首先要討論的是如何處置公司的舊有資產。
先期作了大量調查工作的小林常務是主要的報告人。
“船隻有兩條而已,九十年代初期泡沫經濟崩潰。公司投資證券市場失誤,其他的船都被賣掉補了虧空。”
“船上的員工呢?遣散他們需要多少費用。”
“需要遣散的不多。隻有兩位船長和二十幾名技術人員是正式社員,其他員工都是每次出海前招收的臨時工。而且這二十來人也有不少可以轉移到其他部門去。如果把船能賣個好價錢,大概可以零成本遣散……”
會議一結束,收購工作立刻進行。從公開市場吃進以及從大股東手中購買雙管齊下。約一周後,我們控製了這家公司。
漁業業務被完全剝離。而BLOG網站為主的IT業務被注入進來。作為一家以海洋為生的企業,Southern Cross的總部卻設在不靠海的崎玉縣春日部市。在那裏他們有一座五層小樓。而現在這座建築也成為了我們名下的產業。
據小林所講,我們在股票市場上付出的代價甚至比不上這棟樓的價值。
收購擁有地產的公司,比直接收購地產還要便宜。泡沫經濟崩潰以前,日本的投機者們就是用這種手段來取得利潤。
二零零三年的現在,日本經濟仍未複蘇。所以這樣的便宜還能撿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