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宋國新君(1 / 3)

劉瑛專注地聆聽這首曲子,十分欣賞。他想知道,譜曲填詞的人究竟有過怎樣的經曆,才能將心中的惆悵寫得如此刻骨。隨著那柔腸百轉的歌聲,他想象著,詞人一定是衛國或者齊國人,亡國之後,一個人在各國流浪,孤獨哀傷。他一個人在楚國的江上泛舟彈琴,看秋水長天,遙望遠方的故國,思念著離散的親朋好友。他一定覺得太孤單了,於是跑去五國之內最繁華的陳國繁京體會歌舞升平,又跑去陳國蘭泉一醉解千愁。在陳國玩膩了,他又去了蜀國,在那裏遍訪名醫,雖嚐遍百草,卻治不好他思念故國故人的相思之苦。他亂吃了一堆藥,一心求死,中了奇毒,卻還是死不了。於是他漸漸看開了,去趙國種地,歸園田居。

那詞人遊曆各國時一幕一幕的畫麵在劉瑛的眼前呈現,引發了他的思考。他蹙眉,心想,也許父王一統七國的宏圖霸業並不及各國百姓的安居樂業更為重要,也許他應該休整這些年宋國南征北戰的內耗,讓齊國、衛國的舊人真正以宋國為自己的家園,而後,楚、蜀、陳、趙四國再慢慢歸附宋國,讓九州七國的統一成為順應人心的大勢,而不是窮兵黷武的生靈塗炭。他想著想著,突然更加欣賞這個詞人。若不是聽了這樣的曲子,他不會身臨其境地為百姓著想。

他舒了口氣,回過神來繼續欣賞殿上的歌舞。隻見那紅衣女子身如扶柳,飄飄嬈嬈,似仙似魅,是他這些年來見過的最美麗的女子。他還來不及慶幸這樣的女子將會屬於他的後宮,隻見那抹紅色的身影突然朝他奔襲而來。

她手中握著一支鋒利的墨黑小玉劍,是她發髻裏的玉釵。她的眼神堅定而悲傷,悲傷中又透著釋然。他愣愣地看著她,看著她徒手打倒了攔截她的一眾侍衛,看著她妖嬈的身影、飛揚的青絲、飄逸的廣袖、盈盈一握的腰身。

大殿內亂作一團,她卻仍舊毅然決然地衝向他,但她的眼神如此悲傷,感覺不到絲毫殺意。終於,她撂倒了所有的侍衛,用她鋒利的玉釵直指他的喉嚨。他伸臂一擋,冒著手臂被劃破的危險,以守為攻,擒住了她握有玉釵的手。這時兩個侍衛衝上來,宋王卻喊道:“不要動她,本王能擒住。”

宋王從她手中抽出墨玉釵,插到了自己的發髻中,然後點了她的穴道,使她動彈不得。

宋王問:“你叫什麼名字?”

她並不畏懼,坦然答道:“齊國,蕭憶。”

宋王蹙眉沉思,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她隱約地感到,宋王的眼裏竟透著一絲憐惜。宋王說:“你是齊哀王的女兒,齊國的憶公主?”

她平靜地說:“是。”

宋王竟溫和地笑了起來。他取下發髻中她的墨玉釵,仔細地看著,說:“衛國的金剛玉,傳言是九州最堅硬的玉石,能把它雕磨成鋒利的小劍,劍柄上又雕刻出這樣精致的一朵小梅花,實屬不易,應該是出自衛國宮廷。你在眾目睽睽之下冒死行刺,又拿著這樣一柄價值連城的利器,的確應是齊國的公主。”

宋王向殿內望去,試圖逃跑的陳國使臣和其他三個陳國美人早已被侍衛綁住。宋王無喜無怒地說:“既然刺客是齊國人,應與陳國無關,把他們放了,好生送出國境。”

宋國丞相說:“大王,臣覺得不應放了陳國人。他們公然帶人來行刺,說不定與齊國舊人勾結已久,應當扣押,嚴刑審問。”

宋王說:“丞相說得也有道理。不過,兩國相交,不斬來使,放陳國使臣回陳國去。陳王送來的四位美人,本王就不吝笑納了。”

宋國丞相勸阻:“大王,這四個女人來曆不明,今日是一個齊國公主公然行刺,明日她們之中也許就有衛國公主又來行刺。臣以為,應當將這四個女人斬首示眾。”

宋王笑道:“丞相多慮了。宋國向來不殺幼兒婦孺,本王也不願登基之始便破了宋國百年的律法。安泰,帶齊國公主去後殿歇息,本王吃完飯再親自審問。其他幾位陳國美人,也帶她們下去休息吧。”遂又吩咐:“這件事不必讓母後知道,免得她們擔憂。”

眾臣和各國賓客目瞪口呆地看著泰然自若的宋國新君。從不曾聽說哪個國君能徒手擒拿刺客,還能赦免刺客,不僅當眾赦免,還讓他們去“歇息”。眾人怔怔稱奇,也不免尊敬起這個言談如此平靜和藹,心卻如此之大、身手如此之敏捷的年輕宋王。

大殿上又奏起了禮樂,宋國的宮人也給四國賓客獻上舞曲。本來準備了舞曲的楚國和趙國的使臣,卻不再提及獻舞之事。宋王和顏悅色地吃飯、賞樂,眾人也都吃飯、賞樂,好似什麼都沒發生過,也沒人注意到他手臂上被劃了一道淺淺的傷口。

國宴罷,劉瑛閑庭信步走到寧國殿的後殿。月光灑在殿前的齊白玉階上,溫柔如夢。輕輕推開殿門,怕驚擾了那紅衣仙子。造化弄人,他們還是遇見了。

他對近侍安泰說:“你在門外等著,任何人都不許進來。”

安泰擔憂:“大王,這刺客身手了得……您一個人……”

他拍了拍安泰的肩膀,笑說:“身手了得,還不是被本王給擒住了。”

蕭憶的手被粗繩綁了,她背對著劉瑛平靜地站著。劉瑛注視了一會兒她的背影,先開了口:“我是劉瑛。”

蕭憶一言不發,背對著他。

劉瑛溫和地笑了笑,對著她的背影說:“我很早就知道你,也一直知道你沒有死。我也四出尋訪過你的下落,但怎麼都沒想到,你就是繁京第一舞姬。”

蕭憶依舊沉默。劉瑛從袖中掏出適才從她手裏搶來的玉釵,把玩著:“如此上好的金剛玉,應該是當年衛國太子送給你的定親之禮吧?其實十年前,我也求過父王向齊王提親。當年父王問我和哥哥,齊國如此之大,是攻打,還是聯姻。哥哥說,攻打,我說,聯姻。父王問哥哥,想打哪裏,哥哥說,玉都。父王問我,想娶誰,我說,蕭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