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恕在楚國諸葛家的商船上跟著說書老頭兒同吃同住,白天到甲板上看玉河風景,晚上聽老爺爺在甲板上說書。老爺爺叫許頌,楚國臨江人,劉恕稱他“許爺爺”。她用在錦繡園裏自小熏染的楚國方言告訴許爺爺,她叫“恕兒”,許爺爺自然聽成了“素兒”。
許頌在宋國境內還一直勸說恕兒回家,但見恕兒可憐兮兮地很怕回家,又聽她會說楚國方言,於是便認她做了個孫女,答應帶她一同去楚國臨江。商船上救她上來的幾個漁夫以前在水上也救過幾個人,並不覺得這險些溺水的女娃有多稀奇,於是就任由她認了個說書的做爺爺。
許頌每晚在甲板上都講述不同的故事,每一個都離奇曲折、引人入勝,原來齊國公主的故事,隻是其中好聽的故事之一。恕兒問過許頌很多遍,讓他再講講齊國公主的其他故事,可是許頌總說:“我又不是齊國公主,我怎麼知道她那麼多事?該講的爺爺我都講了,你這個小女娃也該聽些明媚的故事,不能總沉浸在一個亡國公主的悲哀裏。”
船上的這幾日,恕兒覺得時間過得很快,每天都很充實。她跟著救過她的漁夫們學撒網打魚,又學如何挑選好的品種,以及哪些魚能賣好的價錢,什麼魚該如何烹飪等等。她還跟著開船的人學掌舵、揚帆,甚至連掛船帆的不同種繩結都掌握了。她覺得這七日裏比在白玉宮中七年見過的東西都多。雖然掛念娘親,掛念哥哥,但是她第一次覺得,離開錦繡園也沒那麼可怕,外麵的世界色彩繽紛,她還暫時不想回去。
第八日早晨,船速變慢,恕兒站在甲板上看到遠處繁華的集市慢慢靠近,岸邊人來人往,已經能聽到叫賣聲。再往遠處,是鱗次櫛比的亭台樓閣,還有綿延不絕的綠水青山。
許頌說:“小素兒,前麵就是楚國臨江。到了臨江,爺爺先帶你去大吃一頓。宋國的飯,實在普通,船上又暈得我沒食欲。你不知道,爺爺我走南闖北六十餘年,要說九州諸國的美食,就說這些都城裏的吧,最難吃,當屬衛國東陽,食材簡陋、毫無心意,我經常講啊,那宋武王肯定是吃了衛國的菜才決定去滅了衛國的!最好吃,當之無愧便是楚國臨江!咱們楚國人做飯,那叫一個講究!比如說,楚水裏有的是魚,可是在楚國賣的最好的,卻是宋國玉河裏的魚!為什麼呢?因為咱們楚國人講究,玉河裏的魚比楚水裏的肉質更鮮嫩、更滑溜。”
恕兒聽得新鮮,隨著許頌這個話癆款款登上了楚國臨江的楊柳岸。楚水行經臨江,碼頭停泊了幾隻商船,岸上是成排的柳樹,柳枝纖長,墜入楚水,隨水搖曳,隨風擺動,更顯臨江溫柔和煦,嫋嫋宜人。臨江城外的碼頭,故名楊柳碼頭。
恕兒也許多天未吃什麼正經東西,船上的吃食和娘親在錦繡園中親手做的吃食自然無法比較,此時上岸,聽著許爺爺講美食,恕兒也餓了。她最想念娘親做的飯菜,但隨即又想到:“”娘親就是楚國人啊!娘親做的菜,就是楚國菜,如今我到了楚國,自然可以天天都吃娘親做的菜!娘親啊娘親,你可不要太想我,也千萬不要怪我一個人擅自出來玩。我這也是被人害的!等我打聽到我親生父親的下落,我一定馬上就回去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