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等到青石台上一片安靜,揚聲道:“多謝諸位能夠遠道而來,令紫川蜀宮蓬蓽生輝。既然諸位是來比武,本王就開門見山,直入正題!此番‘比武選將’,乃是九州列國之空前大事!齊、衛、陳、蜀,四國軍盟,合力討伐宋國,意在收複齊衛失地,重建齊衛故國。本王與衛國太子薑稷和齊國公子蕭尋二人乃是多年摯友,齊衛複國之舉,我們已共同謀劃多年。但是複國軍盟,重在一個‘盟’字!何謂‘盟’?齊心協力,日月同輝,謂之‘盟’!若要齊心,信義為先!可是四國首次結盟,‘信義’二字,又談何容易?無信,何來義?若要取信於人,首先要亮明身份,亮明家學,亮明功底,使得眾人信服,才能結義、結盟,齊心協力!”
東方愆聽得專心,卻無奈低聲歎息,心中暗想:“連‘亮明身份’、‘亮明家學’,我都做不到,的確無法取信於人。這場比武,還是不參加為妙。”
蜀王見眾人眼光熠熠,已是摩拳擦掌,於是繼續道:“四國軍媚‘比武選將’,自今日起,一共五。前四中,各國勇士與本國勇士公開比武,兩兩對決,最後選出四國之中武功最高強的兩位勇士。各國之中,武功最高強的兩位勇士便是本國的左前鋒和右前鋒將軍。四國軍盟,以比武之法,公開選出八位前鋒將軍,如此一來,每位將軍的家學功底都能毫無遮掩地公開於眾,才能令人信服,故而生死追隨。”
一個陳國高手揚聲問道:“蜀王殿下,比武一共五,前四是在四國之內選舉各國將軍,第五又是做甚?”
蜀王答道:“四國軍盟,不可群龍無首。第五,四國之中的任何人,可以挑戰前四選出的八位前鋒將軍。如果有人能將這八位將軍打敗,便可成為四國軍媚‘複國盟主’!”
陳國高手繼續問道:“若是在第五裏,有人打敗了八位將軍之中的其中幾位,但不是擊敗了八位將軍呢?被打敗的將軍,可否能夠換人?”
蜀王道:“陳國貴客問得好!若是本國勇士打敗本國將軍,便可換人。若是他國勇士打敗別國將軍,便不可以換人。畢竟一國之兵,還是要由本國將軍帶領。所以第五的挑戰,首先要挑戰本國選出的兩位將軍,若是挑戰者獲勝,他便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結束挑戰,由挑戰成功者替換本國將軍一人,所以挑戰成功者,也不可以再繼續去挑戰別國將軍。第二個選擇,是繼續挑戰別國的六位將軍,但其餘六位將軍則不是逐一與之比武,而是六位齊上,到時候,刀劍無情,即使咱們的比武規矩是點到為止,也難保證挑戰者能夠全身而退。所以各位勇士在第五提出挑戰時,最好量力而校”
陳國高手確認道:“也就是,能夠以一人之力,將別國的六位將軍同時打敗的人,便可做‘複國盟主’?”
蜀王點頭道:“正是。若是在座各位之中,有多於一位的勇士高手,能夠在第五時成功打敗八位將軍,那麼‘複國盟主’則單獨與‘複國盟主’公開比武,最後選出優勝者,成為真正的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