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從容見恕兒動作極快,懷王劍何等鋒利,若是一不心,便會在她脖子上留疤,於是不假思索地伸左手去抓她握劍的右手。
恕兒的嘴角『露』出一個淺淺酒窩。這是引君入甕、勝之不武的一眨不等諸葛從容抓住她的手,她的劍鋒忽然一轉,將劍虛架在了諸葛從容的肩上。
眾人以為比武結束,正要開口叫好,忽見諸葛從容亦眯起眼睛,嘴角噙笑。
眾目睽睽之下,諸葛從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不顧懷王劍的鋒利,將薄唇印在了恕兒的臉頰。
恕兒害羞又驚訝,低頭卻見那懷王劍的劍鋒已經劃破了諸葛從容的脖子,一滴鮮血沁了出來。
諸葛從容趁她不知所措,左手一把奪過了懷王劍,笑道:“主公,你適才雖把劍架在了我的脖子上,但現在看來,左右都是你輸了。以江湖上點到為止的比武規矩,你傷了我,見血就輸。以軍營裏奪人兵器的比武規矩,我奪了你的寶劍,你也是輸了。”
恕兒瞪了他一眼,卻不禁抿嘴而笑。
諸葛從容將懷王劍遞還給恕兒,對適才與他比武的六人行禮道:“承讓!”
蜀王烏邪起身道:“既然諸葛賢侄打贏了六位將軍,諸位若無異議,四國軍媚複國盟主之位,當屬諸葛賢侄莫屬!”
許峰起身道:“西嶺相公,這勝之以武、勝之不武的招數,都被你占盡了,複國盟主之位,自當歸你!我們衛國人,沒有異議!”
蕭尋起身向諸葛遁跡行禮道:“衛國國主的義子年紀輕輕便如此文武雙全,又將迎娶蕭某的義女,這複國盟主之位,由諸葛賢侄來做,蕭某毫無異議。”
陳國的兩個文弱使臣亦起身,齊齊對蜀王、諸葛遁跡和蕭尋道:“陳國無異議。”
蜀王點頭,揚聲道:“齊衛陳蜀四國軍盟已成,八位前鋒將軍人選已定!自今日起,複國盟主諸葛從容,統帥八軍,誓複齊衛兩國之地!各位勇士,各路英雄,今日可否在此青石台歃血為盟?”
眾人齊聲高呼:“複國盟主!諸葛從容!四國英雄!歃血為盟!四國英雄!歃血為盟!”
在眾人高聲呼喊的激昂聲裏,諸葛從容側身對恕兒道:“恕兒,你我的歃血約定,由我脖子上的鮮血為證。那三條誓言,我若違逆,你便是刺我千百劍,我也不會躲閃。四國軍盟,始於複國,亦會止於複國。統帥八軍的生殺大權,我不放心交給別人。一旦硝煙四起,必會動『蕩』九州,但戰火不能肆意燒盡所櫻我會力挽狂瀾,有始有終!”
恕兒看向諸葛從容脖子上淺淺的,已經幹涸的血痕,心疼道:“從容,你不必歃血,我也信你。”
蜀宮宮人將一張竹桌擺到青石台中央,一個大木碗放置其上。又有八名宮人列隊規整地從仁宣殿中走出,每人手上捧著一把寶劍和一本書冊,立於竹桌旁。
蜀王指向那八位手拿寶劍和書冊的宮人,道:“諸位英雄,諸位勇士,本王五日前過,比武勝出的八位前鋒將軍能得《九州百家武學大典》中各自屬國的分卷。衛國國主,諸葛島主,已將各國武學分卷整理成冊,今日便分發給八位將軍。本王還願將自己收藏多年的八柄孟麟寶劍賜與八位將軍,以配百家高深武學,祝各位將軍馬到成功,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