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夫妻二人共赴仁眀殿朝會。衛國初複,朝會議事繁瑣紛雜。
衛王坐於龍椅之上,一邊低眉審閱各部奏章,一目十行,一邊側耳傾聽眾臣議事,兩不耽誤。
恕兒驚奇地看著義父迅速翻過一篇又一篇的奏章,又見他偶爾抬頭看一眼仁眀殿上議政的臣子,或點頭讚成,或搖頭不語,或略作評判,原來一國之君,竟如此繁忙。
丞相張昭提出的議題是各部官吏人手不足,欲國泰民安,首先要法順政和。至於如何法順政和,便要先有各部官吏,方可禦下有方,層層治理,環環明章。
談到掌管錢糧軍餉、國庫盈需的戶部之時,衛王忽然抬頭看了一眼恕兒,提議道:“顏將軍年紀輕輕便是白手起家的陳國首富,還曾奪得趙國平梁商會的商策頭籌。衛國戶部尚書的位置,孤以為,交給衛國一等公夫人,最好不過。”
恕兒驚訝萬分,隨即感激地看向義父,但義父已經去閱手邊的下一篇奏章,並不再看殿上諸臣。
眾人見殿下竟然親自推舉顏氏女將為戶部尚書,一陣詫異過後,卻覺得殿下得不無道理,令人心服口服,於是無人反駁。
張昭見眾人並無異議,不禁舒了一口氣。他本以為戶部尚書應是最難擇賢的官職,卻不料殿下兩句話,就能輕鬆定下,於是道:“如今衛國始複,正是用錢之際,戶部官務紛繁,隻好能者多勞。顏將軍白手起家,生意遍布陳國,且在趙國平梁商會獻策,深得趙王賞識,必能勝任我衛國的戶部尚書。”
顏氏女將,文武雙全,經商有道,不僅是衛國一等公的夫人,與衛國有姻親之緣,且在滿城流言之下,還能深得衛王信任,眾臣自然以為,戶部尚書已定,根本無需再議。
張昭正要開口提及禮部尚書的人選,卻見殿下欽定的戶部尚書顏氏突然跪倒在地,隻聽她語氣平穩,所出之言竟令人難以置信:“殿下,臣謝恩,卻請殿下恕臣,不能領旨。”
衛王剛剛拿起的新奏章懸在了半空。他看向恕兒,溫和道:“顏卿,你不必謙然推辭。孤用人不疑,任人唯賢。你與宋王的流言,你夫君不信,孤也不信。流言,信則有,不信則無,沒有人信,過些時日,它便會自生自滅。”
恕兒仍舊跪在地上,辯駁道:“殿下,臣並非謙遜推讓,而是……臣前些年在陳國經商,攬了些錢財,實屬僥幸,於趙國獻策,亦是逞口舌之快罷了。臣曾自作主張,領兵有誤,資質愚鈍,險些將盟軍坑害於玉都南郊,殿下不罰臣,反而賜臣戶部尚書之職,臣心有餘悸,仍感愧疚,不敢領命!”
諸葛從容看向跪於大殿之中的夫人,不禁握緊了拳頭。
恕兒,你的“餘悸”、你的“愧疚”、你的“不敢領命”,究竟是因為你險些害了複國盟軍,還是因為……複國盟軍險些攻進了宋國玉都?
衛國戶部尚書之職,可以給齊國公主,甚至可以給楚國公主,可是唯獨宋國公主,不能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