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世三生(下)(1 / 2)

劉瑢泡在溫水之中,聽著父親溫和的聲音,感受著父親的慣握長劍之手拿著一隻短木梳,極為有耐心地為他篦著一頭長發,恍若夢境,可是又想到,就算是夢裏,他也從未希冀過今生能夠得見親生父親一麵。而他的親生父親,竟然是這樣的。

終於,感動與欣慰衝散了卡在咽喉的哽咽,劉瑢問道:“既然父親不喜歡做趙王,為何不離開趙宮?”

趙王為孩子擇開不順的頭發,緩緩將木梳從頭皮滑到發尾,溫言道:“大概人活一世,總還是要做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才能顯得這一世很長,顯得一切都還算真實。一輩子如果盡是順心如意、快樂無憂,回首往事,隻會覺得轉瞬即逝,茫然不舍間,難免更加憂傷。

不過,這也隻是一種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罷了。

於我而言,倒也沒有什麼比做趙王更好的營生。除了做一國之君,你的父親還會釀酒、鑄劍,可是釀酒、鑄劍較之治理一國而言,還是略簡單了些。能者多勞,既然老趙王信我,既然趙國公主未嫁,既然趙國助我死遁於世,我便幫趙國一個忙,又有何妨?

趙國弱,可它畢竟也是九州列國之中的一國,也有它的一方百姓、一方水土。我若不留下來,縱觀趙國上下,也的確沒有人可以為其穩住社稷。

而且,趙國百年中立,一直也沒有引起過什麼饒注意。如若你平安康健,如若九州無戰事,我便避世而居。如若你不再逍遙快活,如若你受了委屈卻沒人幫你出氣,為父我就走出金紗帷帳,幫你出氣。”

劉瑢忽然轉頭看向趙王,眼中閃過一絲促狹笑意。“父親,我和你的宋王‘璟兒’打架的話,你會幫誰?他若是讓我不快活,父親也會幫我出氣嗎?”

手中的木梳仍舊緩慢輕柔地一下一下滑於劉瑢的烏發,趙王的聲音沉靜溫和:“瑢,在我心中,你和璟兒從來都是不同的。”

“有何不同?”

趙王欲言又止,歎了口氣:“你是諸葛世家的闊少也好,是坐在白玉宮寧國殿龍椅上的齊王也罷,為父隻想讓你一輩子逍遙快活,隨心所欲。但是對璟兒,我卻把一國之重,交給簾年尚且口齒不清的他。我自私地離開了傷心之地,離開了我所憎惡的風詭雲譎,但是璟兒卻無故替我背負了宋國的一牽

其實,我也是讓他替你背負了這一切,否則宋國無後,你又如何能夠隱姓埋名,得享二十年的逍遙自在?

如今你複立齊國,並將身世昭告下,就等於告訴了世人——既然你的母親是齊國公主,你的父親是宋懷王,那麼齊宋本是一家,你比璟兒更有資格去做這‘一家之主’。

而為父心中,也是這樣想的。

我自知對璟兒有所不公,便沒有助你對抗宋國。事實上,你做的很好,有你的義父助你足矣,也不需要我相助於你。而我眼見齊衛奪去宋國半壁江山,卻也沒有去助璟兒,因為平心而論,你若真的能奪下宋王之位,為父也是樂見其成的。到時,齊、衛、宋三國一統,我再將趙國交給你,九州七國,四國都歸我兒所有,這樣的霸業,五百年來,根本無人能夠企及。”

劉瑢疑惑道:“父親為何如此偏袒於我?哥哥他,不也是父親的孩子?既然父親已經讓哥哥做了宋王,卻為何要讓我去成就什麼霸業?”

趙王話中有話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照這樣,趙國的男丁,也盡是你的兄弟了,為何卻不讓他們去成就霸業?況且,你身上兼有本來水火不相容的齊宋兩國血統,又被衛王撫養長大,你的存在本身,就能讓九州列國,一笑泯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