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原應安靜悲惋的《明月謠》,此時卻有上入地之感,正是那年在平梁趙宮,林瓔與劉璟鬥琴時興起而改。
月出皎皎
歸途遙遙
心有佳人
輾轉難安
明眸璀璨
巧笑皓然
月影幽幽
思念潺潺
隔千裏兮
遙望雲端
我心顧盼
寢食難安
恍恍昨日
如夢似幻
林瓔指尖靈活,將“月出皎皎,歸途遙遙”,彈得如琉璃碎地,灑滿玉階,又將“明眸璀璨,巧笑皓然”彈得嬌柔迷離,心弦醉顫。手已漸暖,簡單的曲子被彈得複雜起來,一時間千變萬化,好似一輪明月之下,時光紛亂流轉,展開了百年往事,百年相思。
一曲終了,餘興未盡。
林瓔挪開琴,鋪好紙,一筆一劃,一絲不苟,字跡雖俊秀如其人,卻棱角冷峻,勁力愴然,非他人所能書——
昭凰六宮向晚
金扇落處秋風寒
千篇狂畫醉臥醒
七弦曲裏等卿還
...
遙想當年陳國景
廿一城池冷香凝
十門八派霸西嶺
兀自匹馬蜀道行
...
平梁趙宮獻商策
三寸輕拾舊山河
風雲詭譎玉都外
宋王麵前戲嬌娥
...
冰凍臨江楊柳岸
半杯陳酒雪吹船
齊衛盟友借楚境
將軍假敗掀狂瀾
...
千秋龍椅幾易主
舍我之身定安寧
相知相伴仍相憶
恕人恕己難恕情
……
林瓔放下筆,看了看那三個毫無分別的“恕”字,滿意地卷好薄紙,又把適才所彈的七弦琴翻了過來,輕輕打開不易被人發現的琴底槽,將一卷薄紙推入琴腹。琴腹之中,已經塞滿了數卷薄紙。這一卷,便有些不易推入。
將琴放回臥榻旁,林瓔垂頭走出了梧桐殿。
******
翌日晌午,宋國承華宮中,劉璟剛剛得知楚國安邑王東方恕已經領兵入宋,正欣喜於又能見她一麵,隻聽殿外一陣腳步聲傳來,輕盈悅耳。
淩姿走到宋王麵前行了個禮,笑道:“殿下,臣妾剛剛聽聞那新楚王一口氣納了十二位美人入宮,還賜了她們每個人一支工藝精美的金釵,都是他親手設計的,真是出手不凡,極盡風流!殿下已經封了喬姐姐為後,若是殿下也能送一支親手設計的金釵給臣妾,那麼臣妾對喬姐姐封後一事,便不再眼紅了。”
劉璟看了一眼淩姿發髻中的珠釵,冷著臉道:“林瓔?他也就玩玩那些繁京貴公子們玩剩下的把戲罷了。什麼極盡風流?不過就是附庸風雅。你若覺得他設計的釵子好看,寡人給他寫封信,讓他為你設計十二支釵子送過來。”
淩姿嘟著嘴道:“臣妾不是這個意思。臣妾隻是想……讓殿下也為臣妾稍微花些心思而已。楚王一口氣娶了十二個女子,對她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好,一樣的重視,一樣的疼惜,可是殿下娶了喬姐姐和我,卻十分偏心於喬姐姐。臣妾自覺所求不算多,還望殿下百忙之中能夠抽空體諒一下臣妾。”
劉璟“嗯”了一聲,卻並未聽進去淩美人吱吱嗚嗚地究竟了些什麼。
他心中琢磨,金釵算什麼?若真的是定情之物,就應當如當年的衛國太子對齊國公主一般,送堅硬的玉釵。玉碎不可再得,世間僅此一支。而金釵有什麼好?既不堅硬,又可熔了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