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可還至今(下)(2 / 2)

曠野薄霧散去,那人帶領近百人殺入圓陣之鄭趙王隻見那人黑馬彎刀,目光如炬,心無旁騖地朝他殺來。趙王從未見過此人麵孔,但見此人目標如此明確、身法敏健,並且隻帶百人就敢殺入萬人圓形陣,心中大喜,對趙國將士喊道:“來者不凡,定是戎族大首領!咱們擒了此人,生死皆可!”

圓形陣外,趙國將士與戎人左領辛督桀所率兩萬辛督部族人搏命廝殺。圓形陣內,赫蘭野領戎族九部的百名高手隻有一個目標,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盡快殺掉半麵傷疤、醜陋可怖的趙王獨孤譎。

趙王陣內士兵本以為那戎人首領才帶百人入陣,實在是自尋死路,但是不過片刻,他們便開始驚訝於那百名戎族饒戰鬥力。他們的隊形千變萬化,看似雜亂無章,卻始終收放自如,相互呼應守護。最令人驚奇的是,那百名高手,雖用彎刀,卻能使出趙王所創“杳然劍法”中的零星招數,勇猛狠辣,下手果斷。

趙王當下了然。原來前些時日,那些無疾而終的大戰,真的隻是為了讓這百名高手觀習他的武功。

因趙王與齊王的武功不相上下,皆是軍中翹楚,所以二人時常分陣而戰,使戎族狼師眼花繚亂。此前戎族人對這二人無計可施,眼見蕪城根本攻克不了,赫蘭野才想出了一個新摘—“齊王救趙不足懼,分而食之乃上計。”

赫蘭野殺到趙王麵前,與十名戎族勇士一起,在大圓形陣中又設了一個圓形陣,將趙王一人圍在中心。

赫蘭野彎刀一揮,正是趙王所創“杳然劍法”中的一瞻素手摘星”。趙王亦用此招去擋,短兵相接之時,隻聽“哢”的一聲,清脆決然,趙王手中長劍已被赫蘭野的彎刀砍斷了一截。那斷掉的一截,飛掠而出,刺入一趙國士兵的後頸。

一名戎族高手用彎刀大力劈向趙王所襯白馬,馬腿碎裂,血腥四濺,白馬向前跌去,嘶鳴哀戚。趙王隻得躍下馬。

下馬之後,趙王不僅要用斷劍與赫蘭野以及十名戎族高手抗衡,還要閃避他們所乘馬匹的馬蹄。

圓形陣外,辛督部的兩萬戎人已經將趙軍牢牢牽製住。圓形陣內,赫蘭野與戎族高手對趙王的杳然劍法見招拆招,且彎刀鋒利,斷劍難馭,趙王以一敵十一,又沒了坐騎,漸漸落了下風。

趙王不再使用已經被戎族高手學會的“杳然劍法”,忽然劍鋒一變,變為蜀王烏邪親自演練給他看過的那套“烏衣劍法”。

當年蜀國太子化名“吳諧”,遊曆四方,行俠仗義,好巧不巧,竟結識了也在外遊曆的宋國二公子。宋國二公子化名“劉隱”,與吳諧相談甚歡。兩人吃飯喝酒,劉隱出手闊綽,從沒讓吳諧掏過一文錢。吳諧知他病入膏肓,命不久矣,於是將畢生所學最得意的一套“烏衣劍法”反反複複地演練給劉隱鑒賞品評。當年的吳諧,自然不會想到,如今的趙王竟然也會“烏衣劍法”,而且還是得他親自傳授。

烏衣劍法變幻莫測,且不拘泥於兵器大長短。斷劍逐漸得心應手,趙王驚異於這套劍法的精妙,更添了精神,不用斷劍去接堅硬鋒利的彎刀,而是在躲閃彎刀時一遍遍刺向那十一個饒十一匹馬。

過不多時,十一匹馬皆重傷,十一個戎族高手下馬,與趙王大戰於曠野上的圓形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