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以前,齊王領兵入蜀的消息傳到了衛國東陽。
衛王當即下旨,命三萬衛國將士西入趙國,借道趙國前往舊時陳國,從北麵襲擊仍然留在陳國南境的戎人三部。三萬衛國將士入趙,趙王亦派兩萬趙軍隨校
衛王將朝政托付於丞相,連夜帶了百名精兵,離開了衛國東陽城,飛馳南下入齊國,力圖以最快的速度趕往蜀國戰場,將齊王帶出蜀國是非之地。
衛王一行冉得齊國玉都時,被玉都守城將領攔了下來,齊王臨行之前下旨,衛國人不可南入蜀國。
衛王大怒道:“你們齊王殿下是孤一手帶大的孩子!蜀國乃是非之地,他深陷險境,孤豈能坐視不理?你們再敢阻攔,休怪孤出手傷人!”
守城將領向衛王行禮道:“衛王殿下,末將不敢違抗君命。”
守城將士關了北城門,於是衛王手下的百名精兵與齊國玉都的守城將士在北城門外大打出手。
一個守城兵士立即跑去白玉宮通報,過不多時,守城將士又將北城門打開了,騎馬出城而去的,正是還未行封後儀典的齊國王後,楚國安邑王東方恕。
恕兒嗬斥眾人住手之後,立刻跳下馬,幾步跑到衛王麵前,行禮道:“義父遠道而來,旅途辛苦,可否隨恕兒前去白玉宮中稍稍歇息再做打算?”
衛王道:“恕兒,瑢此去蜀國,實在凶多吉少!宋王寫給齊國的國書,宣詔下,下人都以為那是宋王在效仿齊王援趙的大義,所有人都對宋王讚不絕口,但宋王此舉實則十分蹊蹺!他若真心領兵援蜀,為何偏偏要在行軍之前,寫一封國書給瑢?又為何偏偏要將這樣的一封國書宣詔下?你們難道沒有仔細想過嗎?”
恕兒蹙眉看著義父,忽然不知所措。
齊王臨行前沒有向她解釋究竟為何不讓衛國人前去援蜀,此時此刻,除了拖延,她想不到任何辭去阻止一個牽掛孩子的父親。難道要對衛王,她自就很信任宋王嗎?
恕兒問道:“義父,宋王的國書,有什麼問題嗎?”
衛王道:“宋王話裏話外承認齊王是他同父異母的親弟,這難道還不是問題嗎?齊國複國之時,怎麼不見宋王遞國書相賀?他以此卸下齊王對他的防備,再於蜀國連連戰敗,引齊王領兵入蜀相救,我不信這其中沒有陰謀!”
恕兒又問道:“義父怎知宋王的‘陰謀’可以得逞?若他連連戰敗,而齊王就是坐視不理呢?”話音未落,恕兒心中登時一凜,已經有了答案。
且不劉瑢本性仁善,胸懷大義,且不劉瑢知道劉璟是他同父異母的兄長,且不劉瑢若不去救兄長,便難逃那一紙國書引來的悠悠之口……就當年東海之上,恕兒與劉瑢擊掌為誓,劉瑢一共答應了她三件事。其一是不將她當年錯信的身世告訴旁人,其二是不戀王權富貴,助義父複國之後便與她逍遙山水,其三,是無論何時,不殺她的“哥哥”,宋王劉璟!
恕兒不禁後退了半步,衛王見她麵露動搖之態,遂不答其所問,轉而道:“瑢與我之間,有誤會。他不讓衛國人去蜀國,是怕我趁機滅了蜀國,為他的下大業掃去一塊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