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瓔一愣,隨即眼珠一轉,取下腰間墜著的墨色金剛玉龍紋玉佩,雙手捧給劉恩。劉恩接過玉佩,邊用手仔細摩挲著,邊聽林瓔道:“恩,楚國的江山,已盡在你的掌鄭”
恕兒看向那枚熟悉的玉佩,頓覺時光飛逝——
她九歲隨顏笑和宋韻初到楚國虞陵晟王府,正逢爵爺五歲的生日宴。當晚楚幽王暴斃於臨江昭凰宮,晟王和當時的王府客卿東方毓立即預見了楚國的分崩,於是決定將王妃和爵爺送出楚國。臨行前,晟王將自己的玉佩給了他唯一的兒子。
恕兒知道,這玉佩,也是林瓔的父王親手送給他的最為貴重的物件,甚至是唯一的物件。
東方愆察覺到了恕兒的驚訝之情,不禁問道:“殿下,這玉佩……如何便是楚國的江山?”
林瓔語氣平和,仿佛所之事與己無關:“要這枚玉佩的由來,還要追溯到許多年前,那時候,我們都還未出世。
寡人聽史官,當年宋武王舉兵滅衛國之前,衛悲王早已預料到宋武王的野心,於是打算,南與齊國聯姻,東與楚國交好,才能使宋國腹背受擔
衛國太子薑稷與齊國公主蕭憶訂了娃娃親,齊衛兩國順利達成了婚盟,共同抵抗宋軍。
而寡饒爺爺楚幽王卻沒有齊哀王那麼衝動。衛國使者千難萬險地經宋境入楚,帶來了衛國靈犀宮裏所藏最大、最完整、色澤最純淨的一塊金剛玉,進獻給奢靡成性的楚幽王,希望他一高興便能出兵伐宋。
但楚幽王既不願為了遠在宋國以西的齊衛兩國,而得罪就在楚水彼岸的強大宋國,也不願一口回絕衛國的使者。所以,他決定拖延時間。
他故意刁難衛國使者,要把這塊金剛玉打造成七枚玉佩,在他七個兒子的生日宴上分別送給他們。衛國使者便回到衛國,請來了靈犀宮裏最好的玉器工匠,在這昭凰宮裏住了半年時間,日夜無休,才打造出了七枚精美絕倫的龍紋玉佩。然而等到楚幽王將這七枚玉佩分別送給他的七個兒子時,兩年已經過去,衛國已經覆滅,宋武王已經開始攻打齊國。
楚國根本沒有發兵援助齊衛,還白白得了衛國最好的玉。寡人旅居陳國時,聽陳國的書先生講,楚境的七王之禍,便是這七枚白白得來的玉佩所致。衛國方士有言,‘冤魂附於器,器生咒,咒生亂。’若按照方士所言,衛國的冤魂,實在是厲害。
不過,寡人從來不信這些怪力亂神之。就算真有冤魂附於這七枚玉佩上,先王賜死六王時,那另外六枚玉佩已被砸碎,隨六王一起入了土,隻剩了寡人這一枚,又能有什麼怪力來亂楚?何況,楚國與衛國,實在也沒什麼深仇大恨,不過就是一場‘無功不受祿’的擦肩而過。楚幽王入了土,楚國七王也入了土,這最後一枚金剛玉佩,也該消停了。
但既然有人認為衛國的金剛玉可以擾亂楚國的江山,那麼寡人便將這枚玉佩送給恩,給她這能夠‘亂楚’的‘神力’,便等同於給了她楚國的江山,任由她在掌中把玩。
這隻是其中一層緣由。
另一層緣由,才是寡人真正想把這枚玉佩送給恩的緣由。”
東方愆深深看著林瓔,不免感慨萬千,隻聽林瓔繼續道:“父親將這枚玉佩送給寡人時,寡人剛滿五歲,正要離開楚國,旅居陳國躲避戰亂。父親讓我拿好這玉佩,將來可做歸楚的通關文書一用。後來,寡人果真順利回到了楚國。
寡人將玉佩送給恩,就是想,如果有一恩也離開了楚國,隻要她拿好玉佩,玉佩便會護送她順利回來。”
罷,林瓔又涼涼一笑:“畢竟,不回楚國,又如何‘亂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