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楚宋商戰(下)(1 / 2)

淩飛詫異,低聲問道:“殿下以為,這個心思叵測之人會是誰?”

此時二端上冷菜冷酒,門外北風仍舊呼嘯不止。

劉璟並不在意那二還在一旁站著,答道:“這個人,十有八九是楚王林瓔。”

淩飛瞥了一眼略顯好奇的二,對劉璟道:“那楚王年齡還沒有我大,怎麼會有如此心計?咱們與他相識的時候,他不過是個毫無禮數、胡作非為的無賴罷了。”

劉璟搖頭歎道:“我也不願相信林瓔會有這般智計,更不願相信我竟做了他手中的棋子,心甘情願地由他擺布。可是放眼九州,還有誰會來算計我、利用我?

回想當年的局麵,且不齊衛陳蜀四國結盟,就陳國一直被戎族人牽製,蜀王又壓根不是玩弄計謀的性情,陳蜀不可能借咱們宋國的手,鏟除齊衛兩國。而趙國中立,趙王就算想要鏟除齊衛,也沒必要費盡心機地找個人來給我獻策,然後又暗中殺害了那個獻策之人。

想來,唯獨一直沒有明確加入齊衛陳蜀四國盟軍的楚國,既可以有滅了齊衛的野心,也可以有利用我宋國的計謀。

至於林瓔……他本就聰慧過人,他回到楚國之後,又經曆了許多變故,千難萬險地登上了楚王之位,更千難萬險地坐擁楚王之位四年之久。雖傳言裏,他似楚幽王一般奢靡好色,不思朝政,但仔細想想,這難道不是他的障眼之法嗎?楚國那灘泥沼,豈是尋常人能在其中獨善其身的?”

淩飛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原來那林瓔竟然如此深不可測……”

劉璟黯然:“而我竟然時隔多年才猜到是他。難怪恕兒能心甘情願地留在楚國,留在他的身邊。他若沒有過人之處,恕兒又豈會委身於楚宮那一隅之地?”

淩飛吃了一口冷酒,忽然皺眉:“殿下既然已經知道了楚王的野心和詭計,難道要任由楚國在咱們眼皮底下繼續壯大?楚王能不費吹灰之力就滅了齊衛兩國,難道咱們宋國要坐以待斃嗎?”

劉璟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長歎一聲,道:“如今九州太平,楚宋更是通商頻繁,是難得的一片欣欣向榮之景,縱使我想出兵伐楚,討回被利用的那口惡氣,卻又拿什麼理由去伐楚呢?

更何況,如今趙、宋、楚雖然並立於世,但宋國並不是最得民心的一國。

趙王曾經拚死守住了蕪城,各方百姓皆讚其功德仁義,就連後來納入趙國的陳蜀二境,這些年來也沒有絲毫反趙之談。趙王無為而治,趙國官場清廉,百姓樂得悠然自在。趙國得民心,無需多言。

至於楚國,當年隨蜀王烏邪西出晉陽關的四國盟軍,回來之後便去楚國投奔了安邑王。這些人進入了楚國,楚國便也漸漸如趙國一樣,從各國招攬人才,不拘泥其祖籍國別,任人唯賢。

而咱們宋國,完全沒有趙國和楚國那樣熱情好客。更可惜的是,就算宋國想要熱情好客,也沒有人來投奔咱們。就憑這樣一個孤立於世的宋國,又有什麼理由去討伐並沒有招惹咱們的楚國?”

淩飛提議道:“或許殿下可以寫信給趙王,問問他對伐楚有何建議呢?”

劉璟無奈地搖了搖頭:“趙王老矣。他若想伐楚,又為何每年都派人給遠在楚國的恩送生辰賀禮,卻連隻字片語都不捎給我?他這樣做,是擺明了讓我不要輕舉妄動。”

淩飛道:“其實殿下若是真想攻打楚國,又何愁找不到理由呢?請殿下恕臣直言,臣以為,殿下此時並沒有堅定的伐楚之誌,隻是與楚王有私怨罷了。”

劉璟又將一杯冷酒一飲而盡:“當年我有滅齊衛之誌,可是滅了齊衛又如何呢?恕兒恨我,趙王恨我,除了宋國人,下人都罵透了我。如今的楚國,兵強馬壯,或許比當年的四國盟軍還要厲害,而林瓔的智計又深不可測,我若冒然舉兵,免不了一場又一場的血戰,我為何要做一個荼毒蒼生的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