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終須一別(下)(2 / 2)

恕兒笑道:“從前你以假弟弟的身份見證了我和你容哥哥真心真意的成婚之禮,明日你能以親弟弟的身份送我虛情假意地去成親,你不覺得很有趣嗎?”

東方愆憋悶道:“很久沒見你心情這麼好。”

“我心情好是因為我也沒想到一個瞎子能贏了比武,還能將自己再‘嫁’一次出去。我本以為,我這輩子再也沒有用武之地了,沒想到,楚國還會以我為榮,以一個瞎子為榮,以一個聲名狼藉的女子為榮。”

“你別以為我沒看出來你使了什麼險招!姐,你動武可以,但能不能不拚命?”

“我不拚命,怎麼能試探出他的胳膊有多長?不試探出他的胳膊有多長,我怎麼推測出他的脖子在哪裏?”

“所以你就反反複複以烏衣劍法裏的一招‘蛇行天下’纏著他的刀,然後故意給他開個漏洞,讓他攔腰砍你?”

“你看出來我的劍招啦?我以為我的劍已經揮到旁人看不出來是什麼劍招的速度了呢!”

“你的劍的確快,不過,我又不是旁人。我十幾歲時隨你和容哥哥去青石台,便得蜀王烏邪親自傳授了烏衣劍法,自然看得出來。不過,烏衣劍法的招式,我不敢說自己能達到你的速度。”

“我的烏衣劍法,是你容哥哥教的。不過,這麼快的速度,卻是我聽了蜀王告訴我的越人劍法的精髓,自己練出來的。”

“越人劍法你都不會,知道它的精髓有什麼用?”

“蜀王雖然沒傳我一招半式越人劍法,但他說,越人劍瀟灑飄逸,隻有不貪心,能知足,才能瀟灑。他說,越人劍的最高境界不是什麼都練得出神入化,而是知道自己的極限,不要一味貪多,卻不將自己已經學會的東西勤加操練。隻有無比嫻熟,才能顯得飄逸。所以,這些年,我隻專注練一套烏衣劍法而已,不像你,百家劍法,什麼都練。”

東方愆想起蜀王,不禁歎了口氣。“他老人家說的也對。”

恕兒道:“練劍如此,做人也如此。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極限,我知道,先王傳位給我,是他覺得,他萬一出事,楚王之位能夠保護我和小恩的性命,但是我也知道,我做不好一國之君。我隻會耍耍小聰明罷了,運籌帷幄的事,我做起來實在吃力。我不願耽誤楚國的江山社稷,就隻能盡己所能,用幾分小聰明去攔下戎族人的鐵騎。這是我能為楚國做到的極限了,接下來,爹娘為之付出一生心血的楚國,便要托付給你了。”

“你怎就知,我能做得比你好?”

“因為你不是性情中人,不會由著性子做事,而是一直在用腦子做決策。這一點,你比爹爹都厲害,甚至比你的衛王伯父都厲害,更不要提你的容哥哥、林哥哥和我了。你知道審時度勢,知道進退有度,知道有條不紊,更重要的是,你向往正義,崇敬光明,文成而不驕,武就而不蠻。你看看你治理的安邑郡,民生富庶,以德為天,長此以往,整個楚國乃至九州各境都會爭相效仿。”

東方愆還從未聽任何人如此誇讚他,不禁輕咳了一聲。“姐,你太高看我了。我也是有脾性和情緒的。比如,我不舍得你走,我也永不會原諒自己放任你做出這樣的決定。”

恕兒溫言道:“愆兒,我最感謝爹爹和娘親的事,不是他們把我帶到了這個世上,而是他們把你帶到了這個世上。其實就算沒有戎人來犯,我也不會賴在楚王位上不走的。你才是應該登上王者之位的人,隻是你的林哥哥和我,都希望把你這件珍寶藏得更久一些,也打磨得更耀眼一些。如今,你的光彩不該再被封藏。”

東方愆不知該如何回應,隻得沉默。

恕兒繼續道:“比如你雖舍不得我走,雖十分自責,但你也十分清楚,這是眼下對楚國最好的決定,所以你不得不讓自己承受這份自責。再比如,你雖很想殺了赫蘭野,但你知道,這個一統戎族九部的大汗王不能殺,所以你就生生抑製住了流竄在你四肢百骸的百家劍法。

史家、言官、悠悠眾口,他們評判一個人的時候,總喜歡以一個人做過什麼而評論他的功過成敗,卻忘了去評判那個人沒做的事,以及他明明有能力做卻為什麼沒有做的原因。

可是你能做卻沒有做的事,我都看在眼裏了。在我看來,你小小年紀便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不做徒勞之事,是非常了不起的。多少帝王將相,都做不到。”

東方愆道:“你不必再誇我,這些,都是爹爹教導我的。你不在爹爹身邊長大,定然不知道他是個活得多麼通透的人。”

恕兒笑問:“那爹爹有沒有告訴你,‘東方’隻是個假姓氏?你我的真姓氏,是九州分崩成九國之前的大周王族‘甯’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