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良藥苦口(下)(2 / 2)

他看到的人選,自然是我們精心設計過的。

趙王說,這些人的才華根本不重要,隨便派去一個士子便能應付,我們隻需想透兩件事,從這兩件事入手便能左右最後被選定的人——

其一,聽說戎族汗王有個極受寵愛的獨女,年歲尚小,這周文先生請去漠北,必定也要教一教那戎族的公主。

其二,戎族人裏會說周文的人並不多,能以為汗王選周文先生之名出使趙國的人,必定是戎族人裏頗具才學又很受汗王寵信的大官。他既受汗王信任,便不能找個草包回去複命,但若他領個博學多才的人回去,又難免不會害怕他自己的才學被他親自選的‘周文先生’給比下去,從此撼動他在戎族王庭裏的地位。”

恕兒聽得有趣,不禁感歎:“你還是這麼會講故事,趙王也還是這麼通透。”

劉璟繼續道:“這可不是書上看來的,是我編、我演的,怎會講不好?

趙王說了這兩件事後,我便立即想出了對策。

其一,既然要給那年幼的公主授業,便不能是個玉樹臨風的,也不能是個老態龍鍾的。前者容易招來禍患,後者不易留住學生。

其二,能讓這位十分糾結的戎族使者離開兩難境地的人選,必要既有真才實學,又永遠無法超越他。”

恕兒道:“所以,找個才華橫溢、樣貌不俗的斷袖,便不會入了公主的心。但你又怎知如此之人無法擋了寵臣的路?”

劉璟道:“我曾抓了幾個戎族人養在宮中教我戎語,又尋來許多有關戎族的史料來讀。要學好一方語言,自然不能隻學說話寫字,更重要的是了解他們的想法和規矩。

戎族王庭的規矩是,犯過者不能為官,身殘者不能為官。而戎族雖無明律,但是在他們眼中,斷袖與身殘無異。所以這樣的‘君王師’,縱然再有才學,也無法在戎族王庭入朝為官。”

恕兒道:“這便是戎族人應向九州人學習之處。其實九州列國甚是包容,女子可為君王,斷袖亦可名垂青史。”

劉璟道:“戎族人善騎射、講信義,人人皆勇士,也有值得九州人學習之處。”

恕兒不禁噗嗤一笑:“你如此說,倒真有點‘君王師’的樣子。”

劉璟笑著:“未擔過君王責,怎能做‘君王師’?古往今來,稱職的‘君王師’,的確找不到幾個。可惜我禪位後,並無傍身錢,隻得喬裝打扮,領此頭銜,蹭個車馬路費來找你,可不是真要給那赫蘭野授業解惑。”

已經很多年沒有聽過劉璟的語氣如此輕快愉悅,寒風中,恕兒心頭一暖。漠北草原的雪,好似與兒時白玉宮中的雪並無差異。

恕兒轉念問道:“既然你想滅了宋國,又為何禪位於宋懷王呢?”

劉璟歎道:“那時我去楚國找你,就是想用宋國的玉璽從林瓔身邊換一個你。可惜……天不遂人願,林瓔一死,楚宋隻得兵戎相見。畢竟林瓔算天算地,也未能算得出我的身世,生生斷送了楚宋百年的比鄰情誼。

楚宋已經兵戎相見,若我將一盤散沙的宋國交到楚國手中,誰能保證楚軍不會屠戮宋境?我雖想滅宋國,卻不想生靈塗炭。我禪位給曾經的宋懷王,起碼他一定不會傷害宋境之中的百姓。而且他手中並無兵權,趙國公主絕不會讓他以宋懷王的身份再回到宋國去。我走之前,已經確定宋國上下沒有人可以讓宋國東山再起。如今的晉陽關內,真的隻剩下趙國和楚國。

你應該還未聽說,趙王已改國號為‘趙宋’,楚王也跟著改了國號為‘楚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