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高在田炮擊鎮撫署(1 / 1)

高再田一直在坐視褚其祥旅的孤軍奮戰,他麵帶冷笑傾聽著從城東方向傳來的一陣緊似一陣的槍炮聲。

高在田正在拭目以待,他要等待著褚其祥旅損兵折將傷亡殆盡,陳毅被困孤城坐以待斃、白俄軍進攻庫倫也是損失慘重,在這三方都俱敗俱傷之後,他夢想著再由他親自指揮自己的部下收複失城,就能夠立刻建立一樁朝野欽敬千古流芳的蓋世奇功。

發現開始有援兵要去支援褚旅,正在坐山觀虎鬥的高在田怎麼能夠甘心情願,於是他下令部下對援軍實施阻擊,雙方也發生了十分激烈的巷戰——在大敵當前重兵壓境的緊急關頭,庫倫內居然正上演著城外敵打我、城內我打我的滑稽又可恥的一幕。

高再田居心險惡手段也很卑劣,他也不願意看陳鎮撫使穩坐大堂安然無恙,就借機又開始向鎮撫使署發炮射擊,寥寥幾發炮彈卻立即引起了督撫署和整個庫倫城內的全麵混亂。

陳鎮撫使親眼看見炮火居然已經打到了官署,以為城防已經被白俄軍攻破了,更加亂了分寸,慌忙中他作出決定要駐庫的各個部門立即撤離。知道東麵激戰正酣,聽說南邊也有兵馬調動的跡象,他聚集起官署內外的大小官員,準備帶領著這支龐雜混亂的隊伍,趁著夜色的掩護向北邊的恰庫圖方向逃去。

褚其祥旅還堅守在各個據點拚死抵抗,但是人員傷亡慘重,戰鬥減員較多,彈藥也明顯不足,更缺乏起碼的後勤保障:將士們在極其寒冷的漠北嚴冬隻能披著羊皮禦寒,吃著生肉充饑,繼續堅守已經十分困難。這時褚其祥又聽說庫倫城裏所有駐在機關和數萬商民已經在撤退,高再田已經叛變,援兵更是沒有希望,褚其祥思忖再三,還是采納了下屬的意見,決定也要撤出戰鬥。

部隊在炮兵的掩護下,撤退至庫倫以北的後地。庫倫城遂告失陷——這一天是農曆的臘月廿七日,距離春節僅剩三天。

高再田哪裏還有再收複庫倫城的能力和勇氣,他看見城池失陷後,殺紅了眼的白俄匪軍和衝昏了頭的布裏亞特暴民,正在對沒能撤走官兵及漢商漢民進行肆無忌憚的殺戮和洗劫,他自己已經膽怯了,於是他連忙下令收集了中國銀行和邊業銀行遺留的不少財物,帶著他那基本沒經過戰鬥裝備很齊整的騎兵團和一部分商人向西南方向的內地綏遠退去。

常謙和經曆了最悲慘棄城的這一刻:鎮撫使要棄城撤退,大部分的商民都願意跟著撤退。常謙和讓夥計們把能帶走的金銀都分別帶在身上,讓他們也都跟著一齊撤走。但是他們帶不走的貨物財產卻還是絕大部分,

分號姓耿的掌櫃和幾個夥計卻都主動選擇了留守不走,他們說:“商號聚攢了幾輩子掌櫃夥計的心血汗水,人在貨不丟、人在店不棄,說什麼也不能都這麼走了白白丟下。”

常謙和還是動員耿掌櫃和他一起走。耿掌櫃說:“想一想咱商號這麼多年裏和蒙古人的官府、寺院,和牧民們的關係都挺和睦融洽,我們人隻要能留下來,不看僧麵看佛麵,人和貨物就都有可能保住的。”

常謙和深受感動,覺得這些人真是誠信可鑒、忠勇可嘉,又無法用言語表述出自己的感激。他也想選擇了和他們一起留下來。但最後還是在耿掌櫃勸說下,離開了庫倫——因為恰克圖還有劉建梅母女,還有更多的財產、更大的責任。

常謙和的心也早飛回了恰克圖,恨不得人也立即插上翅膀飛回去。但是沒有吃的東西,天氣又非常寒冷,根本沒有辦法獨自一個人走回恰城去,因為無論是誰離開了大隊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草原的冬天時最寒冷的,朔風號幹了草原,吹透了庫倫城,饑寒交迫又膽戰心驚的官兵商民就踏上了前途未卜的逃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