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常謙和落魄返恰城(1 / 1)

常謙和終於回到恰克圖家中,他就像一隻流浪狗終於找回到了自己的家,他見了飯比見了人還親。等他一口氣把飯吃飽了,這才詢問起妻女的情況,也知道她們擔驚受怕度日如年,比自己被困在庫倫城裏也好不了多少。再想起劉建梅阻攔他留在庫倫時說過的話,也真句句都是至理的名言。

常謙和一問,妻子說從庫倫過來的那些夥計們也已經都到齊了,隨身帶的金銀也都交了櫃。這也讓常謙和更替還留在庫倫的耿掌櫃他們擔心。

常謙和很快就打起了精神,他還要在恰克圖重整旗鼓、再振家業,要不然他能對得起誰?連生死不明的耿掌櫃他都對不起呀!

恰克圖這時已經變成了一座難民的城市、一座混亂的城市,到處都是從庫倫撤退下來的官員和難民,大家一起擠閑房一起搶飯吃一起找水喝,真正地實現了悲慘意義上的一種“大同”。

恰克圖邊境對麵的城市是蘇俄的北營市。常謙和馬上找到北營市華僑總會的景連文會長,一起為難民和當地商民的疾苦奔走呼籲。

當時恰克圖“買賣城”的最高長官是路邦道,他平常做慣了太平官,那裏能應付得了這麼一攤子混亂的局麵。景連文和常謙和依靠著自己和邊界對麵蘇俄官員的私人交情,替難民們送糧送水送衣送藥做了不少事情。剛剛建國不久又是從戰亂和饑饉走過來的蘇俄官民,出於對白俄匪軍的痛恨和對中國人的同情,也給予了不少的支持和幫助,部分安定了人們的生活和情緒。

褚其祥的部隊卻連這麼一點幸運都沒有:他們收拾殘部撤退到庫倫城北十五華裏的後地,本意是為撤離官民斷後,以防白俄匪軍緊隨追擊造成更大的損失。

褚其祥還想固守待援伺機反攻。他看到自己的這些部下軍人們雖然經曆了一個多月的苦戰,渾身疲憊多數還帶著傷,甚至衣不蔽體麵有饑色,卻依舊士氣高昂鬥誌不衰。

他們也都看到了庫倫城方向升起的一股股的青煙,知道這一定是匪軍和暴民在燒殺掠搶,但也隻能無能為力。

部隊在離開庫倫後就和北京失去了聯絡,考慮再三後褚其祥還是決定向恰克圖繼續撤退,在那裏他們就可以與派駐的友軍會合,如果再能得到張家口派出來援軍的消息,他們也還可以南北夾擊重新收複庫倫。但是他們什麼也沒有等到,也沒有任何的消息,隻好也跟著向恰克圖撤退。

部隊在向北撤離,部下問褚其祥:我們到恰克圖,他們能不能歡迎我們。

褚其祥毫不猶豫地說:“你們放心,恰克圖的兵力有限,訓練作戰都沒有經驗,我們去那裏是雪中送炭,我和恰克圖的路邦道鎮撫使也認識,他恐怕正巴不得我們快去呢!“

疲憊不堪的部隊終於趕到了恰克圖,但很快傳來路邦道的指令:庫倫撤出的部隊一律不得進入恰市市區,隻能駐紮在離城很遠的以不齊,並且說這隻是為了防止潰兵們趁亂滋事攪擾城內的正常秩序。而且還借口城中缺糧難民供給都不能保證,所以沒有給這些士兵提供任何給養補充,到這時候褚旅部隊的官兵才真正失去了最後的希望,一個個狼狽不堪猶如喪家之犬一般。

很快恰克圖市麵上就開始人心浮動流言四起,都在傳說白俄軍的布裏亞特匪軍已經開向在恰克圖的附近集結,隨時都會再發起進攻。恐怖絕望的情緒越來越沉重地籠罩在了人們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