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柳暗花明(3 / 3)

老魏說:“我們公司正在招聘業務員,小姐如果有興趣的話,請給我留下一個電話,過幾天公司組織統一考試,你可以來參加。”

茹彬想一想,多一條路也沒什麼壞處,就給他留了海豐苑的電話, 還留了一個傳呼號。

晚上茹彬把這個情況說給林衛峰。林衛峰看了那張名片,上麵的地址是“羅湖區漁民村工業大廈”,林衛峰說:“這個地點倒不錯,離海豐苑也近,但願是個正經公司。”

茹彬說:“反正過幾天他們要考試,那時就能看出來了。”

兩天後,老魏來了電話,通知茹彬去公司參加考試,茹彬按時前往。這個“漁民村”就在羅湖海關附近,過去真是個住漁民的村子。深圳搞經濟特區之後,這裏蓋起許多大樓,一些港商過來投資開工廠,繁榮起來。那個“工業大廈”坐落在深圳河旁邊,不遠處就是邊境的鐵絲網和邊防哨所,整幢樓有7層, 裏麵有好幾家公司, 花田公司在三層和四層。

茹彬見到了老魏,他和茹彬打了個招呼,讓她去一間大辦公室。裏麵已經坐了十幾個男女青年,都是來參加考試的。

考試題有3道:1, 你對服裝麵料有什麼了解? 2,你是否搞過推銷業務,這方麵有什麼經驗? 3,你對從事這項工作有沒有信心,今後準備怎麼去做?

茹彬想了想,在前兩道題後都寫了“不知道,沒有了解,沒有經驗。”對第3題她寫了很多,表示有信心從頭學起,一定能把這項工作幹好,並寫了一個如何學習業務的計劃。交了卷她就出來了,對這份工作她沒抱多大的希望,因為這方麵她確實是一竅不通,人家真要招熟手業務員的話,她也不能不懂裝懂啊。

林衛峰聽她說了考試的情況後,安慰她說:“沒關係,工作的機會很多,隻要努力去找,慢慢來吧,別著急。”

沒想到老魏很快來了電話,告訴茹彬去見老板。“我這樣的答卷還能被錄用?”茹彬將信將疑地趕到花田公司,老魏領她去見了老板。老板姓劉,是個40多歲的男人,又矮又瘦,普通話說得十分吃力,是個典型的香港人,卻透著商人的精靈。他說他看了茹彬的考試卷子,覺得茹彬是個很誠實的人,敢於承認自己業務上不懂,還很有信心學習好業務。答卷的文字很好,說明有一定文化基礎,所以他決定錄用。試用期3個月,每月工資800元港幣,試用期過後正式幹業務了工資還可以提高,業務還有提成。明天就來上班,可以搬過來住,公司有宿舍。

和劉老板談完話出來,茹彬高興得直想唱出來:到深圳兩個多月了,終於自己找到一份工作,每個月800港幣!合人民幣1000多元呢!她馬上就給林衛峰打電話。林衛峰聽了,也非常高興,鼓勵她好好幹.

深圳市工商局終於把公司正式批下來了,林衛峰拿回了印有燙金大字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俗稱“大照”。下一步就是去稅務局登記,買發票,可以對外經營了。曲虹從香港過來,林衛峰把“大照”拿給她看,曲虹也非常高興。

曲虹的妹妹要來深圳,曲虹這次就是來接她的。林衛峰找亞麻廠的張為有開車,陪曲虹一起去機場。曲虹說,這是她的大妹妹,叫曲華,原來在濱江市的盛達公司工作,因鬧點家庭矛盾,心情不好,想換換環境,到深圳來幹一幹。曲虹幫她找了一家香港公司駐深圳辦事處,給她創造點條件。

飛機準時到達,曲虹向林衛峰介紹曲華。林衛峰一看,這姐倆長的真像,說話也像。曲虹讓林衛峰幫著租套房子,林衛峰找了幾個中介公司查詢, 最後在海豐苑租下一套房,與林衛峰同在“衡山閣”,是14樓。香港雅域公司的麥先生過來看了房子,交付了租金。這個公司也是做紡織生意的,與建強公司關係很密切,曲華就算是雅域公司駐深圳的人了。

當晚,曲虹帶著曲華,讓林衛峰把茹彬也叫著,4個人一起吃了飯,又到一家歌舞廳去玩了一陣。曲華和茹彬跳舞,林衛峰和曲虹談了一些工作。曲虹說,準備讓劉太回濱江市了,把海豐苑“黃山閣”那套房子給騰出來,林衛峰可以搬過去,那邊有傳真,工作方便些。這裏公司已經成立,需要一個正式的會計,還需配備幾個人,濱江市公司要派人過來。林衛峰想了一下,汪總上次來就說過要進人的事,一個是通過關係找到汪總想進來的,林衛峰了解了一下,是個30多歲的女的,丈夫在深圳,也是個什麼公司辦事處的。那個女的條件很一般, 什麼專長都沒有,要求還挺高。還有一個是濱江市公司的業務員,表現不太好,他所在的業務部不願再留他,公司就想把他派到深圳來。此外,文祥經理來過電話,想派一個會計,是個退休的老太太。

林衛峰對曲虹說:“我一直覺得家裏對深圳辦事處的實際情況不十分了解。這裏是需要人,但不是什麼人都可以來的。這裏的工作非常辛苦,整天要跑出去查貨、報關、辦雜事,要爬貨堆、叫電梯、找工人、看倉庫。需要年輕的,肯幹的,一個人要能做很多種事。過去是個單純的辦事處,老老小小的已經很多,現在成立了公司,這不僅僅是換塊招牌。公司要生存,要發展,要充滿生機和活力。”

他向曲虹說了汪總和文祥提起過的幾個人選,“你說,如果都來些這樣的,什麼也幹不了,還要每月給他們發錢,這個公司會是什麼樣子?”他希望曲虹能和汪總談談他的意見。曲虹也認為他說的有道理,汪總最近要過來,曲虹讓林衛峰到時和他好好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