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主任,你那裏有沒有5147呀?我急需5萬碼,價格好商量。”
“是林主任嗎?多日不見,我想請你喝酒哇。有個事隻有你能幫忙,我有個客戶要3噸麻棉紗,付現錢。”
林衛峰知道,這都是想做“拚縫”生意的人。“拚縫”是是時下流行的一個詞,特指一種商業上的中介行為。工廠生產出產品,卻找不到買主。客戶想買貨,不知道哪裏有。這時就會有人出來幫有貨的找到買家,做成這筆生意,自己不動本錢,卻能賺到一筆差價。這部分利潤是貨主或買家為做成生意給中介人讓出來的。“拚縫”如果幹的好,也是能賺大錢的。就紡織生意來說,深圳大概有兩種“拚縫”的人。一種是專職的,這裏一直生活著一大批專做紡織生意的中介人,他們原來都是在國營外貿企業做紡織業務的,多年來因為工作關係,他們與紡織品的生產廠家,與香港、台灣、日本甚至美國的客戶都建立了密切關係,打好基礎後就脫離了原單位,自己做起生意來。或幫助工廠推銷產品,或幫客戶買貨,中間賺取一筆差價;一種是兼職的,即本人有正式職業, 但遇有機會就“拚”一把,摟草打兔子兩不誤。紡織市場一好,“拚縫”自然就非常活躍。林衛峰現在這個位置,這種機會天天會找上門來,有時候推都推不掉。
這天林衛峰接到電話,是香港一個公司李小姐打來的,說她急需一批24支雨露麻紗,請林衛峰幫助找一找。林衛峰與這個李小姐不熟,隻是亞麻部與她做過生意,倉庫給她出貨時,和她通過幾次電話。林衛峰說手裏現在沒有這種貨。李小姐說:“哎呀,林主任,你是很有辦法的啦,一定幫我搞一點啊。本來你們公司的小於答應給我貨,是遼寧新泉廠的,可是現在也沒有到貨。我的工廠等著這種紗加工訂單,馬上就要停產啦,麻煩你無論如何幫幫忙,有空我過去請你喝茶啦!”
林衛峰出於禮貌答應了,可手頭事多,一忙就忘了。李小姐卻三天兩頭來電話催。沒辦法,隻好幫她找找吧。林衛峰給熟悉的朋友打了幾個電話,回答都是這種貨非常緊缺,搞不到。後來還是一個原來在H省紡織公司現在自己做生意的老魏說能搞到,林衛峰就去看了看貨。這是寧夏一個工廠的產品,價格倒不貴,5000元一噸,老魏要中介費1000元。隻是那紗的質量看著不太好,林衛峰拿了兩個樣板回來,找人給李小姐送去,讓她先看看能不能用。
亞麻部的小於從香港過來,林衛峰和他一起吃飯,談起了這件事。小於說,李小姐原是和他訂的貨,他已經與新泉廠要了,工廠答應近期用汽車運到深圳。可是這個李小姐又等不及,到別處去弄。等新泉的貨到了,她若是不要,還不好辦了呢。哪有這麼做生意的! 林衛峰說,李小姐也告訴他從新泉進貨的事了,他原來對這個生意也沒什麼興趣,可是李小姐天天來電話催,隻好幫她找找。
小於說:“沒關係,你該幫她找就幫她找。”
正說著,林衛峰的手機就響了,是李小姐打來的,說樣板已經看到,紗的質量不太好,但還可以用,她先要2噸,問什麼價錢。
林衛峰捂住話筒問小於:“這種紗現在什麼價錢?”
小於說:“3萬8一噸!”
林衛峰小聲說:“這個價是不是太黑了?”
小於說:“你就這麼報吧,沒錯。”
林衛峰就告訴李小姐:“3萬8一噸。”
李小姐說明天就派車去拉貨,當場付錢。林衛峰心裏明白,小於是不想讓這筆生意做成,他怕新泉的紗到了李小姐不要,所以說了個天價,沒想到李小姐還真要。既然是願打願挨的事,這麼好的生意為何不做呢?
第二天,林衛峰就給李小姐裝去2噸紗,給老魏付了2000元中介費,而這筆2噸紗的小生意淨賺了6萬多!他這才知道人們說紡織生意好時“麻繩頭子都賣錢”的話真是一點都不誇張!
過了幾天,新泉廠的亞麻紗到了。李小姐又打電話來,說從林衛峰這裏買的紗質量不行,問能不能退貨。林衛峰說:“李小姐,實在對不起,這樣的玩笑可不能開。是你讓我幫你的忙,我好不容易給你找到了,還先拿了樣板給你,你認可了貨物和價格,這筆生意才成交。我拿貨那邊已經過兩個中間人,你現在把貨退給我,我怎麼辦?”李小姐也自知說不出口,隻好認了。
這“拚縫”的生意有時也麻煩,這天尚辰來來電話,說湖北一個公司叫申鐵的想要幾萬米5147,讓林衛峰給想想辦法。
林衛峰說:“現在5147最緊俏,上哪兒去弄啊。”
辰來說:“我手裏也沒有,可這個申鐵天天磨我,你就當幫我個忙。”
林衛峰又打了一圈電話,最後在綠島公司小韓那裏要了5萬米。他給小韓付了款拿到貨,又把貨給了申鐵。誰知幾天後申鐵找到林衛峰,說這批布是300碼一件的,他是按每件300米付的款,等於少了十分之一的布,要林衛峰把貨補足或退回多收的錢。
林衛峰說:“5147現在根本搞不到,再補貨根本不可能,這點布還是費了多大勁才弄來的,我現在跟人家說這個也不合適。這樣吧,你把貨退給我,我把錢退給你。”
可申鐵又不同意。他說貨物質量很好,客戶也滿意,就是每包都少。所以貨不能退,就是要求補貨或退一部分錢。這件事鬧了幾天,申鐵還找了一台車,非把林衛峰拉到廣州市郊的一家工廠去看,這批布就是送到那裏去加工的。弄得林衛峰沒辦法,隻好回頭去找小韓,說明情況,從小韓那裏退回一部分款,又退給申鐵才算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