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後事處理(1 / 3)

十、後事處理

在烈士館門口,他見到了弟弟,還有烈士館現任館長牛振桓,父親單位的一些人都在。牛館長引他見了肇事單位派來的一位幹部,那人自我介紹是王崗農行的,姓洛,言談自然非常小心,客氣。大家進到烈士館樓裏一間會議室坐下。

牛館長和小洛簡單談了情況。

事發在今早,也就是1994年8月23日。父親像往常一樣早早起來,因姐姐和弟弟全家都住在西大橋,他無法進小屋開冰箱搞飯吃,隻好去街上小攤吃點東西。走過漢陽街準備橫穿西大直街去對麵,被王崗農行的通勤大客車撞上,當即被送往醫院搶救。搶救了3個多小時沒能救過來,現在已被送往市法鑒中心。農行根據父親的證件找到了烈士館,這時已是中午。

農行那位小洛一再表示道歉,並一再說農行領導態度很明確,希望家屬有什麼要求盡管提出來,他們會盡力給予賠償和撫恤。

“肇事司機現在哪裏?”林衛峰問。

“已被行政拘留了。”小洛回答。

“那麼寬的馬路,怎麼單往人身上撞!”林衛峰強忍悲憤,迸出了一句。滿室無言。

“去看看我父親吧!賠償的事我們考慮一下再說!”林衛峰站起了起來,滿屋的人也都站了起來。

到了市法鑒中心,所有車禍去世的都要停屍在這裏,等結案後才能火化。林衛峰等被帶到一間空房裏,老父親躺在地上,身上穿著一件灰色舊上衣,一條舊褲子,頭上纏著紗布,血水已滲出,身旁放著他那條他用了多年的拐杖,還有一個塑料袋。管理人員將父親身上帶著的一串鑰匙,一塊舊表,證件和幾張零錢交給林衛峰。

林衛峰默默無語地與老父親告別,在法鑒中心辦了手續,與農行小洛互留了電話,又簡單與牛館長交換了一下意見。牛館長建議,姐姐的工作問題一定要與農行提出,讓他們解決。林衛峰點點頭。

和弟弟一起回到家,姐姐也來了,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邊哭邊說:“今早我在街上看到爸爸往外走了,我隻看了他一眼,連招呼也沒打,一句話都沒說.....嗚......嗚嗚......”

林衛峰煩躁地打斷了她的話:“行了行了,老人活著時候不說好好照顧照顧他,現在人都死了,說那些有什麼用!”

林衛峰打電話找來了當年下鄉時的知青朋友許德濱,與他一起商量父親的後事如何處理。十多年前林衛峰的母親因病去世時,林衛峰還在讀大學,那時母親的後事都是德濱幫助料理的。真到了困難時候,還得找真朋友才行啊。兩個人想來想去,理出幾件需要盡快辦的事:一是盡快通知親友。父親的親友都遠在外地,多是南方,且年紀都很大了,不便通知太多,哥哥是一定要告訴的,再就是遼寧的舅舅,其他人要到出殯時才通知,以免過早告訴他們真要來幾個就麻煩了,幫不上忙還要照顧他們。二是到交警隊去了解情況,準備處理這起事故。三是準備向肇事單位王崗農行提出條件,提什麼樣的條件是很頭痛的事,隨便就過去自然不行,漫天要價也不是處理問題的辦法。四是準備後事,如何開追悼會,準備裝老衣服等一些具體問題。

德濱和姐姐弟弟都走了,林衛峰就開始向各處打電話。家裏新裝那部電話還不太好用,時通時斷,隻好用手機打。他幾乎找遍了所有他認識的人,因他已離開政界多年,現在需要找有權有勢的人,才能使這件事盡可能合理地得到處理。

遠在雲南的哥哥和遼寧撫順的舅舅都趕來了。林衛峰空空蕩蕩的新房子這回倒是派上了用場:打了幾個地鋪,好在每間屋子已都鋪上了地毯,哥哥、舅舅、弟弟每天都住在這裏,每天三頓飯都到門口小飯店去吃。吃了兩天,舅舅看不下去了,說:“怎麼能天天吃飯店呢?”林衛峰說,誰也沒功夫做飯,也沒心思做。舅舅說:“我來做飯!”這樣每天能吃上可口的飯了。

農行幾乎每天都來電話,詢問家屬何時可以談談,林衛峰推說還沒考慮好,卻暗地裏做了幾件事。

一是到211醫院了解情況。父親被撞後農行立即將他拉到211軍隊醫院急救。按說在當時出事地點,211醫院並不是最近的醫院,省醫院門診、醫大一院也不算遠。林衛峰覺得這就是天注定一樣,母親生前曾在211醫院工作過十幾年,林衛峰就是在那裏出生長大的,父親最終在那裏死去。而且母親12年前去世,母親的忌日比父親隻差一天!是8月22日!這也是天注定的?

林衛峰找到了沈軍,這是他小學和中學時代最要好的同學之一,現在是211醫院皮膚科主任。而且他曾在外科工作過,當時外科主任還是林衛峰媽媽的老戰友。林衛峰讓沈軍找來了父親出事當天的病曆,又找來了主治大夫,詳細了解了父親車禍時的情況。主治大夫說:送來的很及時,並未延誤,搶救也是全力以赴,但終因傷勢過重未能救過來,死因可基本確立是腦外傷致死。搶救時間長達三個多小時,在此期間肇事單位沒有及時通知家屬,這是他們的一個問題。

告別了沈軍,林衛峰又托人找到市公安局的一個看守所,查了所裏全部被拘留的人員名單,並無肇事單位的司機,可以確定該人並沒有如肇事單位所說已被拘留,這是他們的又一個問題。

林衛峰又找到哈西大隊了解情況。負責處理這個案子的民警很客氣地接待了他,辦了一些手續,並問他是不是給省裏領導當過秘書。林衛峰做了肯定的答複,民警微微笑了一下,一副很摸底的神情。林衛峰覺得肇事單位肯定是已經在這裏做了不少工作了,交警隊處理這件案子的力度,大概要看雙方哪一方工作做的更到家,或者說哪一方更不好惹來最終決定了。

做完了這些事,回到家,就是商量如何向對方提條件的問題了。林衛峰為此也谘詢了許多人,因為這個家庭不是普通小市民,不可能向對方死纏爛打,家裏也沒那樣的人。而且公司裏的事很多,生意正緊,老不上班也不行,事情也不可能拖得太久。所以第一次提出一個恰如其份,比較合理的條件是十分重要的。

按國家的有關規定,賠償費就是一萬多元。但一般肇事單位都要多賠一些,這是雙方商量的事了,提多少要求為好?最後商定了一個五萬元的賠償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