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血流成河(1 / 1)

混著雨水,官道兩邊也全是紅色的。遠遠望去,仿佛人間煉獄。 瑪莎第一個忍不住嘔吐起來。

辰皓也喉頭一酸,一股酸水湧了上了。 辰皓運起功力,這才平息了心中的波濤。

劉嶽軍走過來,指指前方道:“安將軍前來接應我們了。”

辰皓循著劉嶽軍指著的方向,見幾個身影,沿著丘陵飛身而來。 幾個起落便到了辰皓近旁。

安馨如單膝行禮道:“卑職來遲。請將軍責罰。”

辰皓搖搖頭道:“來的正是時候。讓你的人,立刻進入丘陵。應該有很多傷員,把他們都帶回流球鎮醫治。他們都是勇士。”

安馨如點頭道:“卑職遵命。”說完她便帶了些人朝來的方向躍飛而去。

兩邊的山頭上,陸陸續續站滿的士兵。一個攙扶一個,個個濕漉漉的,像落湯的公雞。

辰皓沒有言語,彎腰,然後揮手致意。 兩邊的士兵看到後大吼:“慧罡萬歲,大帥神勇。我們是不屈的力量!!”

辰皓默默轉身,靈遁者神步疾走,向流球鎮奔去。

直到下午,戰報統計出來。5萬精銳,死亡3萬多。還有1萬重傷,都是抬回來的。 隻剩1萬尚可戰鬥。

獸軍幾乎全軍覆沒,隻有幾千人逃去神魚城。其餘皆命喪丘陵。

看到這樣的戰報,辰皓的心,一陣發涼。以優勢兵力,優勢武裝配置,5萬對3萬,自己的傷亡遠遠超過獸軍。 這就是為什麼獸軍可以在1年內橫掃南方各國吧。

辰皓現在可以想象了,為什麼好多城市,不戰而退,不戰而降,是戰必死,必傷啊。苟延殘喘也是活啊!!

此役被後來的史學界稱為:“馬頭陵血道。” 馬頭陵官道半月都是惡臭不斷,第二天春天,鮮花盛開,格外鮮豔。可是過往的人,卻不敢駐足欣賞。

當辰皓經過一夜的血戰後,北海森林的戰報,天馬河防線的戰報也傳到了辰皓的桌子上。

辰皓懷著沉重的心情,打開北海森林戰報:“聖元曆3040年11月15日……獸軍獸潮百萬,直插最北的防禦。精靈族敗退,撤入月亮穀,避守不出。死亡人數超過3萬,為開戰以來,最大傷亡。 恒遠帝國5萬援軍,全軍覆沒,隻留千人性命。中月帝國10萬精銳,苦戰3日,血流成河,節節敗退。後恒遠急忙增加5萬援軍,大火力壓製,方穩住陣腳。……獸軍一個軍團,成功打通北海森林防線。……然戰鬥並未結束……中月帝國,恒遠帝國多次苦戰,終於阻斷獸軍在北海森林的通道。……此役雙方共計投入兵力,45萬。傷亡達18萬。重傷10萬。為“北海森林絞肉戰“之後,又一次重大傷亡戰鬥。……”

辰皓慢慢放下戰報,看著天馬河防線戰報,都有點不敢打開的感覺。可是還是打開了。

“聖元曆3040年11月14日……李然將軍率軍20萬,首先打響了解放在緣之都的戰鬥。一時間,在緣之都空中飛龍大戰,鐵雷大戰驟起。地麵800門火炮,對獸軍1000門火炮對射。 在緣之都頃刻間變為一片火海。高城高牆立刻被轟飛。 雙方戰鬥,很快進入白熱化,李然的軍隊,一次次攻入城區,又一次次被打退……於此同時,武飛揚率領的20萬大軍,從南向北攻擊在緣之都南門。…… 聯盟軍40萬大軍,獸軍20大軍,在城區展開混戰。……整個在緣之都,淪為一片火海和廢墟。4天4夜血戰。 獸軍統帥伊夫力終於節節敗退,眼看要失守。伊莎從海路,率領魔邪大軍側麵襲擊天馬河守軍,同時神女城方向獸軍,向向天馬河守軍發難。 天馬河防線告危。武飛揚拆兵兩路去救。……馬倩將軍等激戰8天8夜,伊夫力最終棄城而去。 離在緣分之都100裏的鳳凰城據守。伊莎也撤離天馬河軍隊,向神女城撤去……至此李然將軍,和武飛揚將軍以慘重的代價攻下在緣之都……卻是一座廢墟。而在緣之都整個省,依然沒有真正被解放……3日後,武飛揚撤到天馬河新奕帝國北岸,與李然將軍首尾相顧。……此役雙方投入開戰以來,最多的兵力,達到80萬之多。 炫日帝國傷亡10萬餘人,重傷3萬。新奕帝國傷亡7萬餘人。重傷5萬。獸軍傷亡10萬餘,重傷2萬。……無辜平民傷亡達40萬,死體堆成山,大火燃燒,三日不絕。整個在緣之都,就是死亡之城。……而李然將軍,收整軍隊,重建高牆,準備據城而守……”

看完後,辰皓不知覺的眼中流出了眼淚。 他想起一個曆史偉人曾經說的話:“寧為太平犬,不為戰爭人。百姓如草雞一樣,被宰割殺死。”

後世將此次北海森林戰役成為“二次北海絞肉機。” 而將在緣之都解放戰,稱為:“最後的守望。” 此二戰,與辰皓所主導的“馬頭陵血戰” 合稱為:“上神的哭泣。”

此次聯軍和獸軍全部投入的軍力達到180萬,堪稱千年不遇的大戰役。三大戰役平民總傷亡達8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