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正好,水秀山青。自渭城往長安方向,破敗的官道上,一人一馬一驢車,悠然走著。
驢車上鋪了厚厚一層幹草,楊秋枕著頭躺於其上,嘴裏咬著半截草,哼哼著可能就是他自己都聽不懂的小曲。邊上跟著一匹大黑馬,看起來頗為神駿。
多年戰亂,官道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已經坑坑窪窪,盡管小毛驢走的很慢,楊秋還是有些受不了顛簸。至於騎馬,大黑馬是偷偷跟來,沒有舒適的馬鞍不說,楊秋本人也是怕了騎馬。
想著自己從渭城出來時候,已經將大黑馬托付給了張諳他們,自己拉著張諳他們不知從哪搶來的驢車,簡單收拾了行李,這並出發往京城報道。倒不是他不想坐馬車,實在是渭城根本就有不起馬車這種東西。
就像所有渭城人說的那樣,他們除了錢很多,其他都是奇缺。
隻是在某些時候,某些場合,錢再多也於事無補。
楊秋偏過頭看著邊上幾個箱子,心想如果真能兌換出來,那麼倒也能讓他這一生都不愁吃穿了。不過楊秋還是覺得要是銀票該多好,起碼不用像現在這樣,帶起來麻煩得不得了。
歎了一聲,想著到了長安要盡快將這些東西兌換出來,如今兵荒馬亂的,損失了可就虧大發了。
…………
越往西行,這邊的綠意就多了起來,放眼看去,那山,那水,雲深之處,讓人心曠神怡。
一路無事,盡管世道不算太平,楊秋又帶著這麼多銀錢,倒也不用擔心。幾個小毛賊他還不會看在眼裏,至於成規模的盜匪,按張諳他們的說法,在這邊是不肯能出現的。自從幾年前爆發那次農民起義之後,除了邊境地帶很少有成規模的盜賊,誠然當時為平息農民起義,殺得人太多。那些盜賊很大一部分成了軍隊邀功的手段。
長安以西約五十裏處,有一片丘陵,翠竹綿延。
楊秋進了林子,並提了幾分心思起來,這樣的地方還是很容易受到伏擊,錢財姑且不論,他這小命可舍不得不明不白就丟了。
…………
林中一處相對平緩的寬大地域,落了一地竹葉,在邊上不遠有一座簡易搭起來的竹亭,搭起亭子的竹子已經發黃,一些地方已然腐朽,原本蓋在頂上茅草可能已經被風吹走,此時隻零星看到些許存在。
一行車隊被人攔截下來,車隊的護衛正嚴陣以待,隻要東家和對方談不妥,一聲令下,他們就要拔刀相向,殺出一條路來。當然這是忠仆的想法,另外一些雇來的護衛,則是在考慮待會若是不敵,該怎麼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