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佯攻(2 / 3)

這是孫旭東有史以來見過的最大陣勢的行軍,天地為之變色,腳下高大的城牆都為之震顫。孫旭東轉頭望了一眼站在城牆上嚴陣以待的兵士們,個個臉上表情肅然卻並無懼怕之色,隻毛懷臉露驚異:“胡子手腳可真快。”昨晚他離開單於大營時,胡子還未集結,一日之後即已兵臨城下,幾萬人的行動竟如一人般快捷確實令人咋舌。

難道是模仿的和餘筆跡露出了馬腳?還是他們之間聯絡時有什麼特定的記號?反正看來胡人沒有中計,最終還是選擇了攻城救俘,孫旭東不免心中有些遺憾,畢竟雙方每增加一次傷亡都會多增一份怨恨。但此刻既然已經兵臨城下,就得打掉胡人的銳氣,臨戰的興奮襲上來,不由他精神大振,滿臉怒容手指胡兵,大聲對兵士們說道:“胡人攻城,以已之短攻我所長,此一役咱們務必全勝,將胡人帶來的積年扈氣一股撥了。”

等伯齊一身戎裝匆匆趕到城牆上時,胡兵已在城下列成了長隊,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胡兵,伯齊緊皺著眉頭,歎口氣後對孫旭東說道:“君武,樹欲靜而風不止,收服之策行之不易啊。你看,他們會不會連夜攻城?”

伯齊話音未落,剛剛整成隊形的胡兵陣中軍鼓擂響,頭前騎甲向兩邊移出,幾萬名胡兵齊呐喊抬著攻城用的雲梯、手執藤盾從隊中同時衝出,身後手換長弓的弓箭手緊跟,波浪一般向杜城湧來。

胡兵動作迅速得出奇,沒有一絲拖泥帶水。以往每到此時城牆上的鑫軍都會有一陣小亂,需帶兵軍官彈壓。今日兵士們雖然仍然緊張,卻不顯亂象,在軍官令聲下各執兵器,井井有條。伯齊一見心中大慰,平時軍中操練事務大都交給曠校尉,短短幾月便讓鑫軍士氣大變,實是難能。

胡兵一入鑫軍弓箭射程之內,便遭城牆上鑫軍如雨的弓箭。攻城的胡兵將身子縮成一團,躲在藤盾下奮勇向前,抬雲梯的兵士被射在翻,立時便有兵士補上,踩著被射死胡兵的屍首,前仆後繼一往無前。隨後跟上的胡人弓箭手,站住身後開弓搭箭,步弓強勁的弓弦將鋒利的長箭迅捷彈出,直襲城頭的鑫軍,射在青磚碼成的城牆垛口時,擦出一串串四濺的火星。

孫旭東兩次與胡兵接敵都在夜晚,攻城戰更是第一回,放眼四顧,都是如蟻動般滾滾而來的胡兵,其氣勢比隻在大銀幕上看過的千軍萬馬不知要大多少,心中大有震撼之感。從親兵手中接過一支上了弦的連弩,瞄著最前的抬梯兵士輕扣扳牙,三支弩箭呼嘯而出,三棱短弩穿過胡兵手執的滕盾,一陣血霧四下濺張,兵士頓時倒在血泊中。

此時在冒頓眼裏也已感覺到鑫軍的變化,士氣高昂得難以想象,根本不顧城下胡兵弓箭手射出的長箭,爭先恐後地在城牆垛口探出身子,向衝出的胡兵射出一排排箭雨。隨著胡兵一步步衝近,城牆上的弓箭突然變得密集異常,冒頓搖搖頭,他見到了城牆上鑫軍兵士手持連弩的身影,跟身邊的上、下賢王交換一下眼色後歎口氣令道:“擊鼓撤回吧。”

胡軍進退都以鼓聲為號,一時間短促鼓聲連起,還未攻到城下的胡軍兵士聞令稍頓後,前後變隊一絲不亂,緩緩後撤。孫旭東見狀大喝一聲,“停箭。”一把拉過毛懷問道:“你可記得胡人各王的旗色?”

城牆上嘎然而止的箭雨反而讓胡軍兵士有些驚疑,冒頓更是疑惑不解,胡軍反身後撤正是鑫軍殺敵良機,為何會主動放棄?此刻也計較不了許多,一等陣前兵士撤回,即令大軍後退,隻留兩隊人馬駐在城下以觀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