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太無禮了(2 / 2)

俞禧道:“聽聽,說話全是匪氣,什麼我硬拉來入夥?你以為官府是哪個山頭,裏麵都是烏合之眾?沒規矩,說這話就該掌嘴。”

武弁近前就要動手,蒲奢喊道:“且慢,郡守今天責怪,原是因為把敵人放了,但幹嗎不問問原因?”

俞禧道:“原因我自然知道,不就是敵將扼住你們一人咽喉,你們怕死,便答應了對方的條件。身為將士,不能視死如歸,以一人性命換得全城安全,難道不是罪嗎?”

黥布、蒲奢聽郡守說出這麼不是人話的話,全無體恤下屬之意,感到跟這樣的人幹,早晚也是送死,便不再答話,任憑發落。

俞禧看他們不再發言,料已知罪,又想城外敵人尚未散去,正是用人之際,還不到過河拆橋的時候。因此說:“念你們過去還有功勞,今天暫寄下人頭,給予戴罪立功的機會。但職務由正將降為副將,仍領護城大任。”

項梁既受封為陳勝王的上柱國,本想破了廣陵再去與陳王會麵,但卻聽說朝廷大軍已經東進,陳勝王被逼西逃。另一方麵,他過江後,本以為以他之智,合項羽之勇,定能很快攻下廣陵。但觀察了數日,發現廣陵城防範甚密,城內守軍借著城牆高築,護河深廣,隻堅守不出,讓他們無從下手。侄兒被逼之下,想出一條計謀,以堅車利甲衝擊城門。眼看大功告成,沒料反闖進敵人預設的埋伏,差點全軍覆沒。他深知“兵貴神速”,再拖延下去,不僅軍心懈怠,糧草更是大問題。到時敵人突然實施反撲,再有朝廷大軍到來,他這支新組建的力量,恐怕末日也就到了。

項羽一急之下打了蒂兒,蒂兒從此與之絕交。攻城失敗後,叔父欲放棄廣陵北上,項羽堅決反對,說不破除廣陵誓不為人。他想破了廣陵,再向蒂兒道歉,並實現叔父當時給他定下的諾言。叔父開導他:“凡事要知變通,不能一條路走到黑。我們現在佯裝離開,敵人十之八九會放鬆警惕,那時突然回首,打他個措手不及,或許會一舉成功。相反,如果在此幹耗下去,不僅敵人防範愈緊,我方糧草亦難以保障。到時軍心渙散,不要敵人來攻,自己先會垮掉。退一步講,即使我們放棄此城不打,但卻占有周圍更多土地和城邑,使之陷於孤立狀態,最終會逼得他們投降。所謂‘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項羽在道理上講不過叔父,不得不隨其北上,目標指向宿邑、鍾吾、下邳、薛邑等地。

大軍將要渡過淮水,夜晚紮營盱眙山下。夜半時分,看見半山之間,一片大火熊熊燃起,照亮了整個天空。士兵把情況報告於熟睡中的項梁、項羽。因為項梁帶著家眷,晚上是占了一處民房居住的,士兵叫醒時,他摟著幹晴睡得正香,以為有敵人來襲,一骨碌爬起來,抓起劍就往外衝。見到守門衛士,問:“什麼情況?”

士兵回答:“發現半山起了一片大火,少將軍已帶人上山,情況一會兒就可弄明,再稟報大將軍。”

項梁已看到火光,但靜聽遠處並無喊殺聲,略微放心,囑了聲“隨時向我報告”,關上門又回屋睡覺去了。

幹晴睡得迷迷糊糊的,項梁鑽進被窩,她也不問發生了何事,側身把臉藏進對方懷裏,一條腿插在項梁兩腿之間,“唧唧”了兩聲,又入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