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醫乃武學大師(2 / 2)

始祖曾替廣陵太守陳登治病,其時陳登麵色赤紅心情煩躁,始祖先請其準備十幾個大盤,然後為其診治,結果陳登吐出幾十盆紅頭蟲子。後為其開藥,說陳登乃吃魚得此病,告其病三年後乃複發,到其時再取此藥,病乃根治。

始祖善用麻醉、針、灸,並擅開胸破腹之術。無論內、外、婦、小兒各科等,用藥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多隨手而愈。始祖精通醫方藥物,治病時,配製湯藥不過用幾味藥,心裏掌握藥物的分量、比例,用不著再稱量,把藥煮熱,病人服飲,告其服藥之禁忌,及始祖離開病人即愈。如需灸療,不過一兩個穴位,每穴位不過燒灸七、八根艾條,病痛應手消除。如需針療,也不過紮一兩個穴位,下針時道:“針刺感應應當至某處,若到請告之。”即起針,病痛痊愈。如病患集結鬱積在體內,紮針吃藥療效不能奏,須剖開割除飲服 “麻沸散”,失去知覺,剖開腹腔、割除潰瘍,洗滌腐穢,用桑皮線縫合,塗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複。

始祖一身書生風骨,數度婉拒為官的薦舉,寧願手捏金箍鈴,在疾苦民間奔走。行醫客旅中,起死回生無數。始祖看病不受症狀表象所惑,用藥精簡,深諳身心交互為用。始祖不濫用藥,治人於未病,觀察自然生態,教人調息生命和諧。對於病入膏肓者,則不加針藥,坦然相告。

又聞始祖曾遊學徐州,通曉幾種經書。其時沛國相陳矽薦其為孝廉,太尉黃琬征召其任職,始祖不及。。

廣陵人吳普、彭城人樊阿曾從始祖師。吳普遵照始祖之術救活良多。始祖乃道:“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之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經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蹄足,以當導引。”他堅持體操運動是強身之本,認識到運動可以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並用自己創造的五禽戲治病:“體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體輕鬆便,腹中欲食。”

樊阿精通針療法。醫者道:背及胸內髒之間不可紮針,若下針亦不超四分。然樊阿針刺背之穴位深達一二寸,胸部之巨闕穴深達五六寸,而病常常被治好。樊阿向始祖討良及人體之方,始祖授其“漆葉青黏散”,藥方乃漆葉碎屑一升,青黏碎屑十四兩,按此比例配製,對五髒有利,使身體輕便。樊阿遵此,活乃一百多歲。

王煒不禁大悅,知道神醫這些醫術對以後肯定會有很大影響,於是不顧身體疼痛拚命學習醫術。小鶴得為人師,也無所不教,把自己懂得的醫理全部都告訴了王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