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西側有一些攤販和許多尋求風塵的遊客。貨攤上擺有刀、剪、雜貨;又有賣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遊客憑著橋側的欄杆,或指指點點,或在觀看河中往來的船隻。
大橋中間的人行道上,是一條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轎的,有騎馬的,有挑擔的,有趕毛驢運貨的,有推獨輪車的
大橋南麵和大街相連。街道兩邊是茶樓,酒館,當鋪,作坊;街道兩旁的空地上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街道向東西兩邊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較寧靜的郊區,目力所及行人不斷:有挑擔趕路的,有駕牛車送貨的,有趕著毛驢拉貨車的,有駐足觀賞江陵河景色的。
江陵河貫穿江陵連接襄江來往船隻很多,可謂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有的停泊在碼頭附近,有行使河流中央;有的大船由於負載過重,船主雇了很多纖夫在拉船行進;有隻載貨大船已駛進大橋下麵,很快就要穿過橋洞,橋洞七孔,每孔高十丈,寬不可測。宏大的木質拱橋結構精巧,形式優美宛如飛虹,故又名虹橋。
這時,大船上的船夫顯得十分忙亂,有的站在船篷頂上,落下風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勁撐篙;有的用長篙頂住橋洞的洞頂,使船順水勢安全通過。了橋上遊客和鄰近船夫站在一旁呐喊助威,連王煒也受到感染加入了呐喊行列。
越過虹橋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隻見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此外又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麵整容,各行各業,應有盡有。
大的商店門首還紮“彩樓歡門”,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又有乘座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遊客,又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
各式交通工具:轎子、駱駝、牛馬車、人力車,又有太平車、平頭車,形形色色,樣樣俱全,直教王煒等人眼花繚亂。
站在高樓上仰望江陵郊野的景色又是別有一番風味:隻見疏林薄霧間,掩映著幾家茅舍、草橋、流水、老樹、扁舟,兩個腳夫趕著五匹馱炭的毛驢,向江陵走來。一片柳林,枝頭剛剛泛出嫩綠,使人感到雖是春寒料峭,卻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頂轎子,內坐一位婦人。轎頂裝飾著楊柳雜花,轎後跟隨著騎馬的、挑擔的,從郊外踏青歸來。
喧囂深處,笛聲半闋,聽取春江秋月。淒淒複切切,盡哀怨輕攝。無限幽思出,盡訴一衷曲。愴然回首,青靄薄暮,望盡天涯征程路,誰堪獨處?
感斯秋簫,留取凝音於唇邊。欲扣覓知音,恐驚寧謐,進退無轍,斜陽草樹孤佇。遊心蕩,癡雲無聲。隻恨無簫,縱聽百遍亦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