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孫裳(2 / 3)

“這個不妥?”王煒想也不想就拒接了,雖然剛才孫裳展眉清顰足以讓他入迷,但王煒卻不是不分輕重之人,想自己一路上危險相伴朝不保夕,怎麼可能最多一個拖累。

仿如當頭一棒,把孫裳驚呆了。想孫裳從小哪有人會拒接自己的要求,就算是女扮男裝衝鋒陷陣她二哥也不敢拒接她,而現在眼前一個小小莊主、見到小女孩還頭暈的臭男子竟然毫不猶疑就拒接了自己,而且沒有任何猶疑,這委屈仿佛千年冰封,直接讓孫裳打了一個冷顫,淚水竟然不爭氣流了下來。

耳邊卻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子平,子平今日啟程,請勿怪在下不請自到。”

王煒想不到眼前剛還是冷豔的女孩子,現在又變成了人惜人憐,大滴大滴的淚水毫不掩飾的從眼裏往下滴,仿佛將會彙集成汪洋大海在他眼前奔騰,見到孫穀連忙退後幾步,作揖道:“子穀此話生疏了,子穀來得真是時候,來的真是時候。”

孫裳等孫穀走近,伏在他身上哭啼起來,要知道孫穀比她大一半以上,一向對她慈愛有加甚比父親母親,這委屈想展開了翅膀在口中飛翔的鴻雁,自由自在的發泄出來。

王煒尷尬的看著孫穀,喃喃道:“舍妹,舍妹。”

孫穀笑了笑,背地裏向他揮了揮手,等孫裳停止了哭泣然後抽搐之時,在她耳邊輕輕的咬了幾個字,孫裳嬌聲一笑,竟然臉上還帶著淚水就破涕而笑,直把王煒看得神奇。

孫裳看了王煒一樣,隻覺得這個呆子也有幾分可愛,然後蹦蹦跳跳的離開了房門。

王煒兩眼一抹黑,簡直不知所措。

孫穀與王煒走了進房,然後找地方坐了下來,才道:“子平一路尚遠,餘欲出示大江通行證,但又恐朝廷有所猜疑,這一路荊棘開來子平還需多多注意。”

王煒點點頭,知道孫穀手握重兵,言行謹慎,略有差池恐怕萬劫不複,要知道現在時勢逐漸緊張,爭權奪利者甚囂,就算是王煒,若讓朝廷知道不安意旨,這小小王莊又如何難耐大軍旗下?

“且大江無眼,刺客若從大江下手恐怕子平更為憂慮,雖路上艱難險阻,但諸位齊心協力若無大軍,恐怕也無憂。”孫穀道:“隻是這路途遙遠,沒有熟悉之人領路卻是舉止難動。”

待得王煒回答董奉熟習路程之時,孫穀笑了笑,道:“想董奉也隻是熟習大路直徑而已,但在下卻可派出一個,熟悉前往建業大小通徑道路,既可以躲開刺客,又可以加快速度,一舉兩得,不知子平意下如何?”

“但,子穀屬下之人?”王煒心想,這等人才孫穀不為己所用,如斯大方派出恐怕另有原因。

孫穀揮手道:“不妨,不妨,子平要是沒有意見,我就替你安排一下。”

王煒想自己再拒接就是自己不安好心了,點頭道:“如此就麻煩子穀兄了,待他日相見子平當大恩感言。”

孫穀笑了笑,道:“大恩不敢,隻是子平需多照顧即可。”

說完朝門外呼叫道:“裳妹,還不進來多謝子平攜帶之意。”

告別孫穀,王煒頭立馬一個變成兩個大,想孫穀最後離開時說的話就覺得無奈,自己終究還是達意,還是被暗算了。

此女乃我孫家小妹,從小就是掌上明珠被寵壞了,但拳腳功夫卻不輸男子,且多次從大軍遷移,對一路大路小徑卻頗為熟悉。

且遠途各地,在下已經有所通知,公子若有什麼困難自然可以憑借小妹身份到各地求援。

孫裳仿佛和王煒鬥氣一般,一路上隻是纏著兩個老頭子胡扯,董奉和張靖本來就是有點瘋瘋癲癲,這下好了,三人聚集在一起至少讓王煒多死幾條神經。

出來夏口,孫裳使喚董奉一路快馬奔馳,然後趕在中午時分到達武昌,武昌因東吳而名,其時荊州局勢穩定下來,孫權於公元221年把統治中心從公安遷往當時的鄂縣,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縣,並於同年農曆八月修築了武昌城,俗稱“吳王城”。直至公元229年, 孫權便把都城從武昌遷往建業。

武昌既曾為都城,城建自然就非常。恰好武昌之城守乃孫穀以前之部署,孫裳一聲令下,武昌個城門大開,從每一個城門湧出了上百輛和王煒所乘相差無二的馬車朝著各個方向走開,而王煒等人卻在孫裳帶領之下從快馬從南麵山區小徑而走,一路風塵仆仆,到了夜晚安營紮寨之時才來得及說話。

王煒略微羞愧的來到孫裳麵前,喃喃道:“姑娘這一招金蟬脫殼使得漂亮之極,在下,在下多謝姑娘以身涉險,大恩之極,在下無以為報,還請姑娘不把早上之事放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