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天賜良機(總316節)(2 / 2)

是年六月份,南疆市出現了一家在以後稱雄問鼎當地商界的民營企業,即中天實業集團。畢自強自任董事長,陳佳林擔任總經理,田誌雄、韋富貴為副總經理。公司董事會的股東暫為以上四人。在中天集團的旗麾下,尚有涉足於貿易、建築、餐飲、旅館、娛樂等行業的公司共計九個。在銀華商業大廈頂樓的二十二層,中天集團總部租賃二十多間大小不一的套房,並裝修了豪華的總經理辦公室、接待室、會議室以及數間職員辦公室。畢自強與師弟陳佳林和田誌雄強強聯手,加上死心塌地依附他們的韋富貴從旁相助,四人齊心協力擰成了一股繩,準備在這經濟建設的狂潮到來時大顯身手。至此,畢自強已打造出一艘具有強大戰鬥力的經濟航空母艦,正蓄勢待發,時刻準備著出海遠航。正所謂“萬事具備,隻欠東風”。

一九九二年,在國有企業開始向股份製靠攏和看齊的改革過渡中,深諳商場上謀略之道的畢自強對此已揣摸良久,並從中看出了一些破綻和漏洞,似乎大有可乘虛而入的機會,於是絞盡腦汁地想出對一家集體企業所有權進行大部分“蠶食”和逐漸“消化”的絕招。經過一番周密策劃,中天集團成立後在生意場上的第一次大手筆,就是憑借高超的“空手道”技巧,以“蟒蛇吞象”之勢,籌措巨額資金並建起了一棟有十二層高樓的三星級賓館,唾手可得地擁有了它的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和在經營管理上的絕對控製權。

原先,在一九八七年的前後,陳佳林就開始承包了市輕工業局招待所。當年經過一些投資進行裝修後,更名為“迎賓旅館”。同時,他又借用迎賓旅館地盤上,開設了一家“好再來”餐廳。當時,這旅館和餐廳都是由韋富貴負責出麵經營和打理。這塊地盤原來位於市區東邊屬較為偏僻的一個地方,但九十年代初由於這座城市不斷向東拓展,此處反而漸漸地變成了市內中心街區。一九九二年,畢自強審時度勢,開始替陳佳林琢磨出一個絕妙的主意,並讓他和韋富貴逐步去實現該計劃。陳佳林和韋富貴兩人經過與市輕工業局進行多次商業談判後,最終如願以償,得到這樣一個結果:即,由陳佳林將市輕工業局招待所屬的三棟三層樓全部拆除,然後投資二千萬,把它重新建成一棟有十二層高樓的賓館大廈,原有招待所便升級為三星級賓館。通過在社會上的一係列運作和打通關節,終於在一九九三年春天達成了股份製合作經營的初步協議。此後,又經過原有股東轉讓股份的數次變更,最後陳佳林在經營產權上擁有百分之七十的控股權,對方單位隻占百分之三十的股權。陳佳林之所以有兩千萬巨資來投資建設賓館大廈,其實是畢自強以中天集團的名義出麵,又經過趙一萍所在的國有貿易公司作為中介關係,再通過一係列暗箱操作的手法,將尚在圖紙上的賓館大廈抵押給了銀行方麵,以“回扣”開路,雖幾經周折,但最終從銀行方麵下屬一個實業公司得到貸款一千八百萬,於是,便在八個月內很迅速地把這棟大廈蓋起來了。畢自強等人就是以這種膽大心細的商業運作手法,極為成功地上演了一場“無中生有”的變錢魔術,其過程那是無以倫比的精彩和驚險,曾令後來那些聽聞者覺得不可思議,讓人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