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五尺之童(總318節)(1 / 2)

第三十五章 五尺之童

一九九三年,深冬。

一個星期天清晨,東方露出一抹魚肚白的曙光。

從大街上傳來越來越多的喇叭聲和呼嘯聲,仿佛正在喚醒這座充滿生命活力的綠城,讓人們去迎接這嶄新的一天。

韋建國早飯也沒吃,跨上一輛黑色嘉陵70C兩輪摩托車就到水果批發市場去進貨了。起床後,曾清婷把淩亂的客廳先打掃幹淨,又將丈夫和兒子的所有髒衣服都收集起來,一起泡在那隻大木盆裏,然後用搓衣板全洗了。她看著桌上鬧鍾已過八點,便走進廚房將昨晚剩的小半鍋飯加了些水,放在煤氣灶上煮成了“水泡飯”。

兩年前,南疆市棉紡廠的產品便開始出現滯銷現象,隨後大量棉布集壓在倉庫裏。因廠裏流動資金鏈的斷裂,許多職工們已拿不到足額工資,更不用提獎金了。特別是曾清婷和韋建國所在的第六車間,早些時候就已斷斷續續地沒活幹了。於是,夫妻倆同時成為廠裏第一批下崗工人。

曾清婷和韋建國結婚後,因兩人是雙職工,在住房相當緊張的情況下,廠裏給他們分配了一套五十平米的兩室一廳,住在職工宿舍區十二棟一單元一樓。下崗後,夫妻倆每月隻能領取基本生活費,卻要撫養一個五歲多的男孩。期間,社會上物價見漲,他們家裏的生活每況愈下,很快就陷入捉襟見肘的困境之中。不久後,廠裏又進行職工住房改革。按規定,他們可以買下現有住房,但必須在三月內一次性向廠裏先交上一萬五千元;餘下那一萬元允許在一年後補上,這樣才可拿到房產權。這對夫妻當初都是從農村招工進城的,假若不購買這套福利房,等於在這個城市裏沒了安身落腳處,那以後還怎麼過日子呢?為此,夫妻倆商量來琢磨去,最終咬牙橫下一條心:砸鍋賣鐵,也要買下這套住房。多年來,夫妻倆省吃儉用攢下的錢隻有一萬元,購房款所差五千元是東拚西湊地找別人借的。而為這事折騰了三個月,最後總算把前期購房款湊齊交了。

常言道:貧困夫妻百事哀。從此,韋建國和曾清婷這對欠下一屁股債務的柴米夫妻,開始過著一種茫然失措的生活,這個家也有一種令人喘不上氣的感覺。為了討生活,夫妻倆隻好到處找零活幹。因他們都無一技之長,就是打零工的活兒也不太容易找到。萬般無奈下,便琢磨著自己做些小本生意來謀生。夫妻倆好不容易求人又借了些錢,買了一輛“二手”的兩輪摩托車和一輛半新舊的三輪車。此後,韋建國早出晚歸,守在街邊做無證搭客的“摩的”;曾清婷除了照顧孩子,平時就拉著那輛三輪車沿街流動賣水果。如此,夫妻倆算是找到了一條活路,也似乎讓這個家有了一點奔頭。

“我的寶貝,起床啦。”在陽台上,曾清婷把剛洗過的衣服全晾掛後,便轉身回到屋裏,把床上仍熟睡的兒子搖醒,催促道:“快起來,去刷牙洗臉、吃早餐。媽媽等會兒要出去擺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