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的大街上,何秋霖毫無目標地開著摩托車滿街瞎轉悠,也不知道應該去哪兒好。不知不覺中,他把車開到中華路的中華大廈麵前。抬頭望著這棟高26層的商業寫字樓,他想起所謂行話的“陌生拜訪”,心裏暗想:苦在人先,樂在人後;艱難的付出,必然有回報。凡事不都有頭一回嘛!我今天反正是“靠著牆打狗——豁出去”了,也來實踐一次保險業所說的“掃樓”行動!說不定有人會耐不住自己的軟磨硬泡,這不就爭取到了一次機會嗎?
所謂“掃樓”,就是在某棟大樓裏,逐層逐間地訪問大樓裏的所有辦公室,即那些開著房門的單位或公司。何秋霖存放了摩托車,挺胸直腰地走進中華大廈。他坐電梯按下26層隻升到25樓,那就從這最高層開始吧。
“你好,我是平安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何秋霖一間又一間的辦公室敲著房門,見到有人詢問便笑臉相迎,又趕緊把手中的名片遞上,誠心誠意地地說道:“您能給我幾分鍾嗎?我給您介紹一款我們公司新出的保險。”
何秋霖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同樣的話語,雖然得到各式各樣的不同回答,但無一例外,都是毫不客氣地被拒之門外:
“去去去,不買!保險是騙人的!”
“沒空沒空,請別打擾我們的工作!”
“哦哦哦,你把資料放著吧,需要的話再找你。”
“不好意思,我這很忙,你上隔壁去看看吧。”
何秋霖不得不重整旗鼓,又敲響了一間房門。可尚未等他說清來意,豈料對方見多識廣,隔著玻璃門便衝他瞪眼,十分惱火地擺著手讓他趕緊離開,就連“哼”一聲的話語都嫌多餘。
剛開始進行掃樓時,何秋霖有些後悔自己作出的這個決定。因為主動與陌生人搭訕而遭到對方的拒絕,畢竟是一件令人自尊心很受傷的事情。所以,他在心裏祈禱不要撞見自己的熟人。可是,隨著被那些陌生人一次又一次的斷然拒絕、冷落和蔑視,他竟然開始希望能遇到自己認識的熟人了。至少,熟人恐怕還會有興趣與他聊上幾句話呢,而他也便有機會跟對方再聊一聊保險,說不定人家一高興,還可能與他簽下一份保單呢。於是,他又便反過來祈禱:那就讓我遇著一個熟人吧!但是,最終他還是徹底地失望了。這棟大廈裏所有的人都無情地拒絕了他。
常言道: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自己的人脈關係,但其所認識的人都是極為有限的。而保險推銷業務員這份職業,如果做的時間一長,繼續幹下去就會覺得越來越困難,因為它需要不間斷地去擴展人脈關係圈。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保險行業方興未艾,人們對“保險”這種新事物是非常陌生的。出於對保險知識的知之甚少,許多人都本能地排斥和不太能接受保險業務員找上門來的推銷方式。當時,雖已有“中保”、“平安”、“太平洋”三大保險公司,但保險行業在社會上的宣傳度和影響力卻十分有限,做保險推銷員也著實不易。何秋霖從事這份工作快一年了,也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在當今中國社會裏,富人有錢卻不屑買保險,而窮人生活窘迫又買不起保險。在這種形勢下,做人壽保險的業務員把潛在的客戶隻能鎖定在工薪階層中那些較為富足的小康家庭。可問題又來了,這類家庭的成年人一般都有工作單位,基本上也都有勞保福利,而讓他們為自己買保險的可能性很小。那麼,真正需求保險的人群和對象隻有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們。不過,想要說服此類家庭的父母下決心,每年都拿出一筆省吃儉用而攢下來的錢為孩子買保險,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