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30節)(1 / 2)

“魏行長,我和畢總的心情是一樣的,這次要多多謝謝你幫助。來,小妹我也敬你一杯。”鄭雪嬌款款地端杯站起,主動邀請坐在桌對麵的魏振國碰杯,以一種嬌滴滴的嗓音,姿色撩人地說道:“嗬嗬,感情深,一口悶。”

“感情鐵,不怕喝得胃出血。”廖明超接上鄭雪嬌的話荏,來勁地敲著邊鼓,輕鬆地調侃道:“喝酒這事兒,喝的就是高興喲。”

“對呀,感情都在這酒裏嘛。”畢自強不無奉承地說道。

“客氣了,客氣了!”魏振國見鄭雪嬌空杯見底,便也爽快地一飲而盡。然後,他豎起大拇指,大加恭維地說道:“好,好。鄭老板巾幗不讓須眉,不愧是酒桌上的女中豪傑呀!”

這酒桌上,在吃喝的談笑中扯上幾個暈段子、酒段子,似乎這樣更有助於拉近主客之間的感情距離和活躍一下氣氛,便漸漸地成為了一種少不得的過場。時下裝裝文化人,魯班門前搬弄大斧,似乎也成為一種公關場合下的現代時尚。

“怎麼樣,大家輪流來個酒段子,助助酒興嘛!”畢自強放下酒杯,用濕餐巾抹了抹嘴,毛遂自薦地說道:“我先來一個吧:喝酒像喝湯,此人是工商;喝酒不用勸,工作在法院;舉杯一口幹,必定是公安;八兩都不醉,這人是國稅;起步就一斤,準是解放軍。”

“我說畢總,你們這些商人啊,動不動就開口諷刺我們政府部門的人,這可不太好吧?”廖明超裝模作樣地衝畢自強擺了擺手,又不甘落人之後,樂嗬嗬地說道:“還是我來說個更有趣的吧。知道嗎,這喝酒可有五個階段:一是處女階段,得嚴防死守;二是少婦階段,得半推半就;三是壯年階段,要來者不拒;四是寡婦階段,你不找我我找你;五是老太太階段,明明不行了還瞎比劃。”

酒桌上,這類拿來調侃逗樂的老段子,有的確實蠻幽默風趣的。正當三個大男人開懷大笑時,那個嫵媚女人麵露羞澀地也正抿嘴偷樂呢。經常在酒桌上應酬的鄭雪嬌,其實對這類黃段子並不陌生,而且還總是津津樂道。

“啊,輪到我說一個了。那就先說說這酒吧:看起來像水,嚐起來辣嘴,喝下去鬧鬼,走起來絆腿,夜裏麵找水,早醒來後悔。”鄭雪嬌知道如何展現女性嬌媚迷人的魅力,手中拿著酒杯,眉飛色舞地說道:“還有、還有,說女士勸酒的是: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給領導倒杯酒,領導不喝嫌我醜。看,你們都得喝了!”

就為此,三個大男人的酒杯又得碰上了一回。

“我也來一個,聽好啊,”魏振國已喝了不少酒,原先繃著的臉麵堆滿了笑意,心思也越來越放得開了,背書似地說道:“領導幹部不喝酒,一個朋友也沒有;中層幹部不喝酒,一點信息也沒有;基層幹部不喝酒,一點希望也沒有;紀檢幹部不喝酒,一點線索也沒有;平民百姓不喝酒,一點快樂也沒有;兄弟之間不喝酒,一點感情也沒有;男女之間不喝酒,一點機會也都沒有!”

聞其言,一桌子的人哈哈哈地又大笑了一回。

中國酒文化傳承已久,博大精深。我國就有以酒代“久”、表示“友誼天長地久”和“永久”之意。為此,酒文化在本質上成為一種協調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其內涵越發具有其引申意義了,正所謂 “醉翁之意不在酒”。說到當代人喝酒這事兒,很難與古代那些舉杯暢飲的軼事相提並論。古人喝酒時,吟詩作畫,引為雅興。竹林七賢,狂酒豪歌;李白醉酒,揮毫賦詩。紅樓夢裏描述怡紅院裏作詩對句,凡跟不上來的,均罰酒一杯。這杯酒喝下去,似乎有個社會地位、身份、雅趣和愛好之說。而如今呢,酒局上盛行的是武鬆式的“大碗酒”喝法,以豪飲為榮,不醉不休。有人拚命勸酒,有人玩命喝酒,他們口頭上說是為了加強人們之間的感情,其實都是為使宴請達到“公事要按私事辦,不合理卻也合情”之類的目的。如此現象的結果是,酒文化是越喝越淡化了。所以,多年來吃喝風日漸盛行,讓人見慣不怪。酒桌上往往喝酒到了最後,也就隻剩下一句耐人尋味的問話:你不會喝酒,那你還能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