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一人生病,全家吃藥(1 / 2)

與小老虎拉近距離

今天禮拜天,小老虎再次跑到我們小組來跟我吹牛,對我殷勤奉上的瓜子,他嚴肅地擺了擺手,“我不吃咯麼子!”

人家都說他有點怪,說一個小組十個人,他平時隻跟自己講話。我觀察下來,他跟自己也不怎麼說話,因為每天出工前我抱著被子下樓,總可以看到他一個人坐在電視機後麵,表情嚴肅,一言不發。

但要說他不愛講話,好像也不太對,因為我出院的第一天,他就和元卿主動過來跟我吹牛,三個人談笑風生,在一片詫異的目光中特立獨行。

“你現在應該沒問題了,天天休息,看書時間肯定夠了。”

“嗯,這三本書我已經是在看第二遍了。時間還有,估計通過應該問題不大。”

“是沒問題!你肯定沒問題!明年準備考幾門啊?有沒有打算好?”

“我看了下自考指南,這次如果都能通過,我明年上半年準備把剩下的四門全部考掉算了!”

“嗯,不錯!一年半就完成一個本科,可能也算奈河橋第一個了。”

“書我已經有兩門了。還有兩門,還想早點準備好。不要像上次一樣,《宋詞研究》考試書長什麼樣都沒見過,就上考場了。”

“那本書的確買不到。我幫你問了一下,好像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二十年了。”

“但是我看《大牆內外》上登出來的名單,奈河橋有兩個人通過了,一個叫喻仙,一個叫高寒,應該都是九號監的。我想讓我的校友左為鋒或者郎達飛去幫我問問,他們的教材哪裏弄的?如果他們肯借給我,我絕不虧待他們。隻要書拿到,一百塊錢大帳馬上給他!”

“這不是錢的問題,這兩個人的確是九號監的。你那個校友左為鋒沒用的,他隻能大隊裏混,找郎達飛!他整天屁顛屁顛九號監跑來跑去,應該有辦法!”

“你說《大牆內外》上的那個名單,看了有什麼感想?”

“還能說什麼?監管係統十三個監獄,還有少教所、勞教所、看守所現在聽說也允許考,奈河橋一枝獨秀,三分天下有其二。說明什麼?不是我們奈河橋的犯人比人家聰明,而是我們的刑期比人家長,有空搞這個東西。”

“哎,你說的話我同意一半,奈河橋的犯人的確刑期長,但人才也多。九號監那裏就不說了,海龜都一抓一把,就是我們四大隊,也臥虎藏龍。去年的名單你看到過的,樓下勞役組那個香港人陳耀雄,現在去做夜執勤了,自學考試半年一次,每次最多考八門,他就考了七門,全部通過!外麵的自學考試通過率好像還不到30%,我們監獄係統超過50%!大部分都是奈河橋的犯人!”

“陳耀雄的名字我也看到了,他好像考的都是英語吧?”

“人家從小在香港長大,又是留英碩士,有一次我問他‘陳先生啊,您英語講的怎麼樣啦?’,他很謙虛地說‘比普通話好一點點啦’。這家夥隻能算是特例,投機倒把型的!不像人家九號監有個家夥連考八門,門門通過!”

“這裏人才的確不少,可惜自己不爭氣,都關在這裏。”

“是啊,天天關在這裏,該是多大的浪費!”

“浪費?誰讓你進來的?就跟他們說的那樣,不是我們讓你來的,你是武景戰士扛著槍送過來的!不過這裏的人才監獄可以想點辦法利用起來,搞點什麼東西出來,對大家都好。”

“有的呀!九號監不是專門有個翻譯組嘛?其他的還有!智力開發組,其實就是搞研發的。無線電組,交怪小組!都是人才聚集的地方!”

小老虎提到人才,有著按捺不住的興奮,“古代送金榜的時候,用的都是八百裏加急快報!各個驛站都巴著腦袋等在那裏,不曉得跑死了多少匹快馬!那個時候,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那個時候顏如玉們還在書裏呢,現在好多都傍大款、做貳奶、當小叁去了,義無反顧啊!現在市場經濟,教育也要產業化,大學生都成了下三濫了。不是說了嘛?一輛汽車撞死了江海馬路邊的十個行人,一查,有九個都是大學生!現在大學就業早就不是鐵飯碗了,別說鐵飯碗了,就是泥飯碗,想找也不容易。《通視新聞》上不是播了嗎?盧灣區環衛局招清潔工人,大學生排隊踴躍報名。有個家夥拿著嶄新的掃帚一臉真誠地對著鏡頭說這是一個良好的就業機會,要好好鍛煉自己的!”

“大學生是多來兮!但是真正有用的人才還是不多!不管到了啥社會,庸才一抓一把,真才一個難求。所以這個問題應該區別對待,真正有能力的,就該用。那些混日子混文憑的,就該讓他去掃地!這個我們監獄做的就不太好了,老早嘛自學考試一門通過可以獎10分,後來改成了8分,也不少了!去年開始就變成5分了,5分也不少,還是有很多人考!我們奈河橋人才多啊,還是有很多人過,好了,今年政策又要變了,說是有同等學曆的人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