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十字樓(2 / 2)

姚長垠跟我一路走來,到現在也已經三年多過去了,這個江西的小夥子1300張皇碟換了三年半刑期,到現在隻剩下了一個多月了。

《十字樓》

十字樓就在原來四大隊監房的對麵,一棟六層高的房子,還記得剛剛被發配到四大隊的時候,就為它那又寬又矮的窗戶所吸引,那一覽無餘的灰色牆麵,配上一根一根的粗硬鋼筋,給人感覺格外的壓抑。如果有幸能夠關在這裏,那想必是種無尚的榮耀。很可惜現在除了九號監的洋差們有一部分在這裏進行著自己的洋差改造外,其餘的犯人想要進入,都必須要等待那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

十字樓一進去,就是一條黑漆漆的走廊,傾刻之間,外麵耀眼的光線似乎全都躲了起來,走廊左側靠牆,一間明亮的隊長崗亭明亮地亮在那裏,跟著周圍的黑暗似乎不太相稱。崗亭裏有一名被姚長垠稱作“肯定沒有混好”的瘦瘦的老隊長坐在那裏,身邊陪伴他的隻有一紅一綠兩隻熱水瓶和周遭陰冷陰冷的空氣。

走廊再往前就是一隻怪模怪樣的東西,四不像的家夥連名字都叫的很怪,為了避免大家認不出它來,特地在名字後麵加了拚音:“狴犴bìàn):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其首似獅,狀似龍、似虎又似豹,故又稱四不像。為龍王第四子,性喜訟。古人將其立於衙門之旁,久而久之,狴犴就成為中國古代監獄的代名詞。”看來不愧孤陋寡聞,身在監獄幾個春秋,連它的形象大使都不認識。看著這隻不太友善的怪物,我很想伸出手去摸它一把,就像華爾街上的那頭牛一樣,碰碰就會有好運氣。但是看看身邊周邊,再想想自己,我的手不敢伸出來了。

聽說汪精衛的老婆陳璧君當年就被關在這裏,二樓的監獄陳列館裏現在還保存著她當年的房間,據說是一個很大的房間,有普通三點三的幾個大。據說還原模原樣地保留著當年的配置,除了那個“隻有殺頭勇氣,絕無坐牢耐心”的陳璧君已經遠去之外,物品都還在。

“南京大屠殺日本戰犯關押審判處”、“鄒容、章太炎關押處”,幾段文字深深地鐫刻在閃著冷冷寒光的不鏽鋼鐵皮上。

“鄒容的屍體第二天被扔到監獄外麵,幸有愛國義士相救才得以安葬。章太炎出獄後連夜踏上趕往日本的客船,遠渡它國。”

奈河橋裏麵究竟關死了多少人,確切數字恐已無從統計,不過最近在江海電視台看到的一則報道則有點意思,解放前的奈河橋關著的一名女犯被處死在此,但是解放後卻有人在江蘇的某地見到了她。查閱卷宗一點沒錯,處死的記錄滿滿當當,就是找不出此人何以複生的理由。可能這奈河橋還真是本糊塗賬,留待後來的有心之士在認為有必要的時候查一查。

“十字樓,後被人稱為西牢、洋監,係曾為專門關押外國人的地方,解放後曾為江海市人民政府女監所在地。”

陳璧君被關之時,大概如此。百年風雨,曆史滄桑,看上去牢不可破的十字樓如今還是給人留下了英雄遲暮的感覺。這棟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傑作,如今依然牢不可摧,成為江海市監獄陳列館所在地。

“為什麼叫作十字樓?因為從空中看起來是個“十”字,這棟房子很奇怪,中間是一個圓圓的大廳,大廳上麵是被網住的天空,刮風下雨都可以感受得到,網是後來裝的,為了防止犯人自殺,從二層往上每層都有,你跳下來就像蹦床一樣,保證不會掉下去。大家可能有人已經注意到了,站在十字樓一樓的中間,看四麵八方都是一模一樣,而且每層的樓梯都要轉好幾次才會到達第二層。沒錯,整個十字樓設計的效果,就是要讓人感覺找不到方向,犯人即使僥幸從牢房逃出,也很容易不知道往哪裏跑。”負責講解的是九號監近期中隊的中隊長,一個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中年人,許是因為他不夠嚴肅的原因,高高的個子沒有給人壓抑的感覺。

根據“雄哥”的安排,接下來的培訓就是安排看片。《複興之路》是部很好的片子,從近代到現代,從西方列強到東亞病夫,看得這些即將飛出籠子的鳥兒們渾身充滿了激情和力量。九號監的勞役犯也在看,看到祖國一百多年的步步崛起,一個個都顯得意氣激昂,充滿鬥誌。我仔細地瞧了下“雄哥”的表情,他薄薄的眼鏡片後麵,是一種微微的恐懼與小小的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