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康忠良醒來的時候天已經大亮,他突然大聲吼叫起來,要人將他抬到朝堂上去,他要議政,守衛的侍衛早已經得到了趙妃派人來打下的招呼很快就用一個攆將康忠良抬了去……
蜀國朝堂,此時正在朝義八國聯軍的問題,不多時就已經陷入了一場混亂,整個朝堂幾乎分成了兩派,占有一小部分,康忠良新進提拔起來的年輕大夫們個個爭的是臉紅脖子粗,緊握著拳頭,嘶聲力竭的主戰,原本主和的一脈是劉鬥、劉權這一邊的舊貴族們,因為一旦大規模的開戰,必然要征調他們手中的存糧,要知道如今蜀國剛剛經曆了斷糧之變,國中的糧食那可是金貴的狠的,若是對外的戰爭,他們自然是樂意奉獻,因為戰利品到最後是要按照出糧,出人的所少分配的,但是這場戰爭顯然是要在蜀國本土上打的,所以在他們看來盡可能的避免戰爭才是正途,如今西蜀貴族的世襲罔替,讓他們不需要依靠原始的軍功上位,能過不作為就成功的,又為什麼要辛辛苦苦的去打仗呢?
但是讓劉鬥、劉權意外的是這一次,康新公為首的革新派的人,居然毫不猶豫的站在了自己這一邊,頓時讓主和的聲音瞬間壓倒了主戰派的聲音。
蜀昭王臉色難看的看著朝堂上這些人的爭論,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主和的聲音居然如此之大。
“陛下!如今八國先頭之兵便有近五十萬,楚國擁兵二十萬,其餘各國軍隊足有三十萬之多。這其中皆是諸國精銳,我西蜀國中雖號稱擁兵百萬,但是實際能夠調動的軍隊不過二三十萬,離得最近的不過是十幾萬應天軍,應天軍自從鎖陽之戰之後便是元氣大傷也不似鼎盛,若是打一打趙國這般小國,弱國自然留有餘力,但是若是要抗衡八國聯軍實在是不智啊!況且我國中剛剛經曆斷糧之變,國中虛弱,實在不宜在此時大動兵事,臣竊以為,戰則易敗,不如遣一使者結於八國之好,為萬安之策!”
走出來的是新任大司農,這是大良造劉鬥的親信,此人一說話,群臣紛紛開口附和:“大司農所言甚至,正合天意,還請陛下采納!”
“請陛下采納!”包括劉鬥,康新公,劉權,康忠義在內的群臣紛紛跪倒在地山呼,這陣仗讓蜀昭王劇烈的咳嗽起來,臉色一陣潮紅,一口鮮血當著群臣的麵噗的一聲吐了出來。
“陛下!陛下!”身邊的總管宦官連忙上前輕輕安撫著蜀昭王“陛下可要保重身子!”他想要攙扶蜀昭王退朝,但是蜀昭王卻一把推開他,吐出了一口鮮血的蜀昭王臉色稍緩,劇烈的呼吸了幾口氣,正要說話。
突然,就聽到一個虛弱卻十分堅毅的聲音想起:“爾等奸賊,敢誤我明主!”這一聲訓斥讓堂下群臣皆是惱火,不過如今蜀昭王剛剛吐血,這其中不乏有群臣逼宮之嫌,革新派和保守派的抬頭看去,卻見到康忠良被人駕著走上朝堂,拿著他那包裹著白布的頭上盡是血痕,頓時一個個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相反的康忠良一派的黨羽們,紛紛露出喜色,蜀昭王也是你詫異的看了康忠良一眼。
“罪臣,拜見陛下!”說著就要推開兩邊的侍衛,此時蜀昭王開口說道:“康愛卿免禮吧!賜座!”
旋即你,便有宦官搬著一把高腳椅子走上前上麵貼心的用金絲軟墊鋪好,康忠良被安置在椅子上,喘了幾口氣這才緩緩開口:“陛下,方才群臣之言深誤陛下?我大蜀決不可對這次戰爭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