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可兒祭天(1 / 1)

第二天,一輪紅日噴礴而出,朝陽射破雲霾,金光萬頃,給天壇鑲上了金邊,琉璃瓦晶光閃耀。

色當國高奏得勝鼓,鼓樓一排係著紅綢的軍漢,揮槌猛敲,城門口一列巨型鎖呐齊吹,宮裏數排編鍾,宮女穿花度柳一般在擊打。

可兒公主頭戴朝陽鳳翅奉天金冠,更顯出她麵目的光彩照人,風華絕代。小杉子全身戎裝,他盡管被頭盔勒得難受,但他手捧天尊飛龍寶刀緊隨其後,聖鬥王阿育隨侍在小杉身後;海虹全身披掛緊護黃羅傘下的可兒公主,另外九個仙俠,也是全身甲胄分列左右。

接著出場的是各大王國國王,各大門派的教主,再後麵是各大使臣和大俠義士。

圜丘壇專門用於祭天,台上不建房屋,對空而祭,稱為\"露祭\"。祭天陳設講究,祭品豐富,規矩嚴明。在圜丘壇共設七組神位,每組神位都用天青緞子搭成臨時的神幄。上層圓心石北側正麵設主位——玉皇大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邊圓錐形。第二層壇麵的東西兩側為從位——設王母娘娘、原始天尊、太上老君、太白金星還有風雨雷電等神牌位,神幄為長方形。

祭天時辰,為日出後七刻,時辰一到,齋宮鳴太和鍾,可兒公主率眾登上圜丘台,鍾聲止。可兒公主運轉真氣,輕啟朱唇,恢弘揚厲地宣告:“祭天大典正式開始!”鼓樂聲起,大典正式開始。此時,圜丘壇東南燔妖魔,西南懸天燈,煙雲縹緲,燭影搖紅,蔚為壯觀。

司儀官宣布第一項:“迎帝神。”

可兒公主更換祭服後,便從左門進入圜丘壇,至中層平台拜位。此時燔柴爐,迎帝神,樂奏\"始平之章\"。可兒公主至上層“玉皇大帝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後到諸天神牌位前上香,叩拜。回到拜位,對諸神行三跪九拜禮。

司儀官宣布第二項:“奠玉帛。”

可兒公主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樂奏\"景平之章\",回到拜位。

司儀官宣布第三項:“進俎。”

可兒公主到主位、配位前進俎,樂奏\"鹹平之章\",回到拜位。

司儀官宣布第四項:“行初獻禮。”

可兒公主到主位前跪獻爵,回拜位,樂奏\"奉平之章\",舞\"幹戚之舞\"。然後跪讀祭文:“奉天行運 可兒公主謹率億萬蒼生祝告上蒼:今有巫蠱教妖女小妮子,修煉巫蠱之術,糾集妖魔,意欲逆行天道,肆意濫殺無辜,罪不容誅。懇主上蒼降下法旨,剿滅巫妖,還萬民一個朗朗乾坤。伏訖。”

讀畢樂起,可兒公主行三跪九拜禮,並到配位前獻爵。

司儀再宣布:“行亞獻禮。”可兒公主為諸神位獻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回拜位。

司儀官宣布:“行終獻禮。”可兒公主為諸神位依次獻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禮。

司儀官宣布:“舉聖火。”奏起“熙平之章”,可兒公主手舉火燭跪在祭台上,陽光炙烤,卟地一聲,火燭自燃了起來。

司儀官宣布:“傳聖火。”眾國王、教主手持火燭上台,圍成一圈,可兒公主將聖火引燃所有火燭,所有火燭分散開來,點燃所有在場的火燭,頓時火光衝天,映著烈日,格外燎人。可兒公主對天再行三跪九拜禮,奏“清平之章”。

司儀宣布最後一項:“望燎。”可兒公主將聖火點燃主祭烽火,主祭烽火衝天而起,直上九霄,樂隊奏“佑平之章”,鼓聲、鍾磬聲、編鍾聲,排雲而上。

眼看就要奏聞天知,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說的沒錯,這祭天告祝,沒想到驚起了滿天陰霾。這隱藏在陰霾裏的,正是紡強娘控製的屍奴九子龍。九子龍在半空中,翻雲攪霧,電閃雷鳴,意欲阻隔祭天告祝。

可兒公主和大夥兒無不大驚失色,不知上蒼發生了什麼變故。俗話說,天壤之別。上天無門啊。

有的私下裏說:“恐怕是上天震怒,恐怕是不祥之兆。可兒公主,女娃主祭,是不是有違天理。”

更多的挺可兒公主的強硬分子:“休得胡言。可兒公主,上得天意,下合民意,正是聖賢之主。上天之意,你們這些凡夫俗子,不要妄加猜測,擾亂民心。”

話雖這樣說,但還是難以服眾。

可兒公主沉吟良久,知道這並非天意,一定有妖魔作祟,但是如何上達天聽呢?可兒公主想到了一個世外高人:“太乙真人,請向前一步說話。可兒有要事相商。”

太乙真人也很納悶,祭天前還陽光燦爛,為何祭天完成後反而愁雲密布,這是主何兆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