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經略把守候在廳外的三位分堂堂主請進大廳,三位堂主恭恭敬敬朝柳南山行禮,在他們心中,這位門主年紀雖然小,也比執法四老和藹可親。柳南山請他們坐下,一一詢問姓名。信使堂堂主名叫高盛,身材魁梧高大,人如其名;織耕堂堂主名叫萬鈞粟,憨厚老實;護穀堂堂主名叫路東川,健壯剛直。柳南山一見便十分喜愛,他微笑著說:“我再過兩個月才十四歲。還不懂事兒。三位大哥能認我是墨家的門主,我十分榮幸。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無論墨穀發生了什麼我們不能亂也。還請三位堂主各守其職,以保墨穀平安。”
他這番話說得三個堂主大為敬佩,引用墨子經典,暗含今日之事。而且這三個堂主都和柳南山的父母同齡,自幼便是一起玩耍的發小。故人之子都也帶些親近之情。於是齊聲表示遵命。高盛說道:“門主雖然沒有朝拜钜子鬥,但是已經進入墨穀,等些時候再朝拜也不晚。如今墨門禁地石門已經打開,門主可進洞取出黑腰帶,這樣穀外的弟子回來便沒有話說。”
柳南山這才發現他們腰間都係著一條細小的黑腰帶,三個堂主的腰帶盡頭打著六個結,黃經略的是七個結。他腦子一轉便已經明白,於是問道:“門主的腰帶幾個結?”
黃經略答道:“門主的腰帶是黑色中間有一條黃線。無結。天下墨家子弟盡知。除了門主,餘下弟子都是純黑色的,最高九結,最低一結。”
柳南山早就想看看那洞中是什麼模樣,而且隱約感覺自己的親生父親也在那洞中。盡管他不相信這個事實,可是這麼多人說,他的心裏也有所鬆動。於是站起身說道:“咱們這就去洞中取回腰帶罷。”
萬鈞粟沉吟道:“墨門禁地隻有繼任門主才能進入。而且門主要在洞內修行三年才能帶著腰帶出洞。”
眾人齊聲附和,麵露難色。柳南山心想:“別說三年,三天我也呆不住。”他眼珠一轉,有了主意。微微一笑說道:“各位大哥,咱們先別說三年的事兒,先去墨門禁地看看再做商議。那洞門已經打開,得想個法子才行。”說罷起身就走。
黃經略四人無奈隻得跟在身後同行。五人又來到禁地,剛才還是生死戰場,此刻冷冷清清,隻有敞開的洞門像一隻怪獸的大嘴,黑黝黝深不見底。距離洞門四五丈遠黃經略四人便不敢再靠近。
柳南山走近洞門朝裏彎腰看了看,隻覺得一股冷風吹出,不禁打了個寒戰。這個洞幾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個門主葬身此處,自己進去肯定會嚇個半死。但是好奇心驅使他還是想進去看個究竟。他回身看看黃經略四人都神情緊張,不禁啞然失笑:“我得想個法兒讓他們四人陪我進洞。”
柳南山回身走近四人問道:“門主進洞三年是誰的主意?是寫在墨門章法裏麵的嗎?”
黃經略四人撓頭思索,一時答不上來。柳南山笑道:“看來不是寫在墨門章法上的。而且墨門根本就沒有章法,一切全是四個執法長老說了算。是也不是?”四人點點頭表示認同。路東川性情剛直,說道:“進洞三年是幾百年來流傳下來的規矩。說是要獲得曆任門主的精髓。其實曆任門主的修為都是執法長老傳授的。”
柳南山笑道:“那好,這墨者之門上書墨者二字當何解呢?”
黃經略道:“墨者是追隨我們墨家的萬千弟子。”
柳南山又問:“我們墨門信奉的是始祖墨子,他老人家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天誌、明鬼是也不是?”
四人均點頭稱是。心中更加佩服柳南山。
柳南山繼續說道:“執法長老曲解始祖墨子的主張,把墨門權力集中在他們四個人的身上,以致墨家多少年來都是萎靡不振。而這墨者之門就是每個墨家弟子都可以進去的地方,是要根據每個人的慧根來修為的。所以我覺得這洞並不是隻有門主才能進入的。”
高盛搔頭道:“門主這話是有些道理。可是……這幾百年傳下來的規矩……”
柳南山莞爾道:“以前墨家三分天下,钜子三家。根本就沒有門主一說。高大哥,萬大哥,路大哥,你們終生在墨穀,從未出穀一步。我想問問:是先有墨穀和墨者之門還是先有的門主和執法長老?”
他這番話說得黃經略四人幡然醒悟。這墨者之門其實就是執法長老控製門主和墨門的一個棋子。四人心中多年壓抑的疙瘩終於解開,都麵露喜色,激動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