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校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鄭秘書,要他重新製定一個實施方案。哪些“窗口”應該進辦證大樓,哪些“窗口”不應該進?怎麼在保證原單位的利益不受損失的情況下,又能保證辦證大樓統一管理的權威。
董校政認為,他已找到了理想化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的那個點,這種雙管模式,就是那個點。改革不可能是一種全盤否定後的重新開始。這種極端的改革,會導致各方麵的阻力,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說不定,就會導致改革的失敗。改革應該是漸進的,既否定某些不合理,又要忍痛保留某些看似也不合理的東西,當完全否定的東西健康有序的發展後,有了紮實的基礎,再進而考慮如何改革忍痛保留的那部分。或許,不斷深化改革的內涵就在這裏。
鄭秘書開始意識到自己原來那個方案的不現實了,開始明白董校政為什麼沒有馬上同意他的觀點了,也開始知道,當初,他把董校政逼上了一條怎樣的絕路。如果,董校政找不到理想化和實際相結合的這個點,辦證大樓這個改革,這個創新將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鄭秘書開始意識到,自己要向董校政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他不僅僅是他的上司,他確確實實,還是他的師傅!有的人,不一定是靠能力當官的,或者說,有的人不是靠能辦實事的能力當官的,但董校政卻是靠能辦實事的能力當官的。
鄭秘書想,他要當官,就當這樣的官。他要跟,就跟這樣的官!他就要好好地為這樣的官辦事。在辦事中,掌握他那套本領。這時候,他是從心底裏敬佩董校政了,且敬佩得五體投地。他更加盡心盡力地為董校政做事。
這一個下午,董校政幾乎都在向市委書記彙報辦證大樓的情況。本來,董校政隻想簡單扼要地說一說,那知,市委書記很感興趣,要他彙報得更詳細,他便從鄭秘書的構思,說到市長的支持;從企業的關注,說到各有關部門單位態度;從“窗口”的選擇說到管理的模式。市委書記背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的樣子,偶爾卻會睜開雙眼問幾句。有電話打進來,他也隻是說,我在開會,就掛了。
董校政沒想到市委書記竟這麼重視,膽子也大了,不僅談目前的狀況,也談到可能會麵臨的困難,也談到辦證大樓啟動後,如何逐漸理順,逐漸完善。聽完之後,市委書記還是那句話,需要我做點什麼?
董校政笑著說:“怕你批評不給你打招呼,所以,隻是向你彙報彙報,暫時還沒有其他想法。”
市委書記就看著董校政,說:“這可就有點奇怪了。你校政那次找我不是談困難的?自己能辦的事,都不是會來麻煩我的。這次就隻是彙報,不是要我支持?”
董校政說:“我是這麼想的,這次的行動,涉及的麵比較廣,而且不僅是市內,還會驚動地級市,壓力應該不小,能不能成功變數很大。現在,有市長和我在前麵衝,你就不要出麵了。我們一旦招架不住,這次改革不成熟,流產了,還有你這條退路。那時候,你出來說幾句話,把這事結束了,這還算是我們內部的事,總比捅到地級市去,要地級市給我們收拾爛攤子要好一些。”
市委書記笑了,說:“你這董校政,要我裝聾作啞。”
董校政點點頭說:“是這個意思。”
市委書記說:“你信心好像不足嗎?這可不像你的風格。哪一次,你要辦的事,會信心不足的?”
董校政說:“這次有它的特殊性。”
市委書記考慮了一下,說:“好,我就聽你安排。你們去衝去殺,我裝什麼都不知道。”
第二天,市委書記的秘書打電話給董校政,他說,市委書記昨晚很認真地看了你那個方案,還找幾個人座談了一晚上,他要我轉告你,叫你大膽去幹,有什麼事,他會給你頂著。董校政心裏暖暖的,想有市委書記給他頂著,有市長和他一起衝,還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如果真還解決不了,那就是自己能力太成問題了。
這時候,他正與鄭秘書在教育局談辦證大樓的樓址。這幾年,學校實行優化調整,兼並了一些學校,那些被兼並的校址就閑置著。董校政看中的就是這樣一幢舊校樓。那舊校樓有點像四合院,三層樓屋呈四字形,中間圍了一塊不大的空地,是解放前華僑捐資興建的一所慈善學校,由於城區的局限,一直沒有什麼發展,優化調整後,就閑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