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故人(1 / 2)

武烈自深定中醒來,總感覺自己有點心緒不寧,看了看還在打坐的得一、國發和呂三,輕手輕腳地出門來到院子裏。此時外麵已經完全黑了,猛烈的北風刮著光禿的樹梢淒厲地尖嘯著,天似乎有點陰沉,看不見一點星光。

自從幾天前聽國發轉述了河西村發生的這件離奇鬥法事件後,武烈一直都有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覺橫亙在心頭,有些壓抑。一位來曆不明的算命先生和一個道行高深的大仙都不約而同得出現在附近,武烈直覺這兩位都會有自己有點聯係,難道是前世的恩怨糾纏嗎?

雖然自己的實修已經基本與前世的成就融合了,並且日漸精深,但是還無法達到預期的程度,根據得一的說法,就是沒有完全開悟。因為經過這幾個月的努力研修,雖然把慈宣上人通過轉世密法而保留下來的修為記憶和修為成就完全接受並順利融合了,但是心識證悟還需要自己腳踏實地的實現,而目前差得也隻是肉體的實證修為還是無法與心境達到一致。

正所謂開悟不等於成佛,悟後起修,即是指此。可以這樣說,如果單純論修為成就與佛法的造詣,此時的武烈已經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宗師級別了。

隱心宗法脈確實博大精深,修行的法門極其殊勝,無論是神秘的中陰成就還是破瓦奪舍遷識等密法,普修秘修還是證道真機都是法理有據,傳承有序的。

慈宣通過隱心轉世密法而傳承下來的實修境界雖然極高,但是自己的實證修為還是無法完全與之匹配,隻能一步一步紮實地修悟,才能最終實現悟修一體,明心見性。

當年的慈宣和尚為什麼要選擇通過密法轉世而繼續修行呢?如果按照隱心宗教義來理解,當然是為了獲得更強大的能力而利益眾生了。但是他應該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那就是慈宣和尚曾經發心,準備究其一生精研佛法,要把光大和提升隱心宗密法做為唯一的目標。

慈宣在世幾十年來,數閱大藏經,幾乎翻遍了曆代祖師的隨緣開示和心得手劄,真可謂皓首窮經,終於修得最深最殊勝的大手印六成就次第法門,為隱心宗近幾代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

但是慈宣和尚自己心裏也非常明白,由於自己一直在用出世間法修行了殊勝的大手印六成就次第法門,根本沒有一切世間的苦樂體味和感受,也就無法體悟到大法究竟之本,其實已經陷入了“我執”障道,所以最終成就終歸無法達到即身成佛的最高佛果境地。

所以在最後的幾年時間裏,慈宣和尚發願苦修遷識心要自在法門,就是為了可以保留修為,準備通過轉世的辦法達到入世體驗世間苦樂而後繼續修行的目的。

最終不負眾望,他成功了,成為隱心宗曆史上記載的三位成功轉世的祖師之一。

跨越了時空,保留了修為與智識,慈宣和尚已經成為往事,新生的是如今的武烈,同時也把一切期望都寄托在武烈今生的修行上麵。隨著武烈的修為不斷加深,慈宣和尚通過轉世密法存留下來的修為與智識也正逐漸被武烈接受和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