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好事壞事(上)(1 / 3)

7、好事壞事(上)

(內容提要:這段敘事來自作者工作和生活,其中有關人事的記敘,是個人印象極深的組成部分。曆史長河有主流、也有支流,總有那麼一些落伍的人。他(她)們由於各種原因,脫離主流變成支流,空留下人們深深的懷念。)

苟小美向我介紹姑娘姓A,是前麵公路邊味江飯店的服務員。今年18歲高中畢業,高考落榜應聘在飯店上班。這次市委中心組學習,陳列館這邊人手不夠,借調過來幫幾天忙。姑娘接上去自報家門說了自己名字,家住報恩寺河壩居民點。今年高考差1分上線!我問她為什麼不複讀明年再考?因為1分的差距很容易彌補上,A姑娘說她家庭困難,即使考上也沒錢上學,所以沒有複讀就出來上班了。我知道她隻是上線而已,因為高考有調檔線和錄取線,兩者尚有10多20分的差距。因為後麵的情節,我不方便將姑娘的名字說出來,以下僅以A姑娘相稱。

我們三人同一道路朝前麵,向1公裏路之外的味江飯店走去。我告訴A姑娘說宣傳部在辦函授大學,省上政策高考達到一定分數線,可以免試進入函大學習。她的分數線足夠應該來函大讀書!千萬不小看函授的大專文憑,這社會的通行證,沒有它將舉步維艱。文憑雖然隻是張紙,但是如果想幹稍為上等一點的工作,必須要有這張紙才行。聽我一番說教之後A姑娘有些心動,她自家父親早逝,母親是街道工業掙錢很少。家裏還有個姐姐也是街道工業的!自己今年7月份高考後,當月即來味江飯店上班,隻30元錢一個月。8月份還沒有完,工資要月底才能領!如果讀函大經濟上有困難。

我告訴她函大一年的學習費用120元、書籍費30元,合計150元。本身不多如果有困難,還可以欠著等今後有錢再交付也行。有誌青年應該把這步邁出去,這也是你今後成龍上天,成蛇鑽草、成泥鰍鑽地的關鍵一步。姑娘被我說動了,她說星期天回家和母親、姐姐商量後,一定來宣傳部找我報名入學。說著話我們走到味江飯店門前,幾個男女服務員正在裏麵忙忙碌碌。A姑娘也要參加進去。苟和我向她告別,小美還想去泰安沙坪街上走一走。我說自己作一天的記錄,有些累不願意再走。她隻好跟著我往回走,路上還報怨說沒有讓她盡興!

實際上我很清楚泰安沙坪街,20年來發生的變化!1968年底知識青年年剛來的時候,隻說這街上供銷社的五金、百貨、副食,門市共有兩間鋪麵。買東西的農民和知青,時常把裏麵擠得熱鬧非凡。因為山路彎彎,人們買得最多的是手電筒!20世紀70年代擴展一些,五金、百貨、副食分開各有兩三個鋪麵。80年代後改革開放這裏老街之外,新形成有幾十間鋪麵又一條小街。飯館、百貨、縫紉、五金、糖煙酒應有盡有,體製上幾乎都是個體經營。

計劃經濟時代,有壯大集體限製個體的口號,無論城市、鄉村,什麼都不準人們自己幹。城關即使是擺攤賣涼水,也要有工商、稅務、衛生許可證。那些年蒲柏橋頭,唯一家賣涼水的攤點,因為有執照生意好得不得了!清明節的時候,1分、2分、5分的硬幣要用布口袋裝!那些證件都是限製發行,必須要有非凡的本領才能得到。農村更是幾不準:如外出務工、長途販運、棄農經商都不準,農民隻能在生產隊的田間地頭幹活。

百多人的生產隊,千多人的大隊,萬多人的公社,都隻有田地裏的出產。這裏的問題是,人均就那麼1畝田地的川西壩子,能有多少農活幹?能出產多少東西?農民們自己也講,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在割麥子、栽秧子、打穀子!直到1980年湔縣、1982年全國農業生產責任製,這一局麵才徹底改觀。2000年後國家幹脆免除農業稅,一切都讓農民自己去努力。根據農民種田的畝數,國家還有相應的補貼。糧食供應方麵也放開市場,國家必要儲備之外,主要由人們自己幹。我在鄉下看到每到收割麥子、稻穀的時候,有經營者駕駛柴油機車,有田間地頭的機耕道上向種植人收購。一切都按市場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國家機關方麵少了糧食局的幹預。僅湔江堰市即省去幾百人的工作支付,和上億元的經費開支。此外國家必須的糧食儲備也非常重要!2008年“5.12”特大地震,軍隊和各方麵的救災人員,共幾萬人進駐湔江堰市。市糧食局2萬多噸的糧食儲備,這時候即發揮重大作用。

知青時候泰安這山上農民的住房,主要是解放前留下的。解放後新修的部分房屋,也都是些木頭結構的草房或木皮蓋頂。現在這山上別墅式的小樓有了,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山裏麵即後山又一村等地,農家樂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辦得好。沙坪、白石、味江一帶,現在也有農家樂出現。總之這山上好象,比平壩地區還要興旺一樣!平壩區又好象比城裏好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