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市長的憂慮
(內容提要:四川省上安排湔江堰市對口支援廣安,市委政府也盡力給他們一些扶持。這在當年市上也有力不能及的感覺!現在的人們終於看到,隨著黨中央政策進一步落實,一個全新的廣安呈現在麵前。)
廣安是小平同誌的故鄉,小平是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他老人家在世時曾多次囑咐:一定要把廣安建設好!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廣安縣的時候,中共四川省委曾安排湔江堰市對口支援廣安。當年湔江堰市也不那麼好過,財政年收入僅幾千萬元。盡最大的力量湔江堰市每年,隻能分幾次給廣安100至200萬元;到1989年的時候,一共給廣安700萬多元。此後四川省委安排其他地市對口支援廣安,直至1998年廣安建市。
湔江堰市前稱湔縣,小平同誌和這裏人的聯係,可以上溯到湔縣的時候。1949年小平率第二野戰軍進到湖南常德,賀龍率領18兵團自陝西南下配合,著手解放四川和大西南。小平針對四川地下黨搞武裝暴動指示說:你們不要那樣幹!現在解放軍力量強大,你們搞幾個月的工作,解放軍幾天甚至幾小時就做完。你們主要把工廠、礦山,城鎮、鄉村的人民群眾保護好就行了。
當時以青年人為主的中共四川地下黨組織,為了迎接解放普遍開展武裝鬥爭。如大家熟知的王璞、彭詠梧、江姐,華瑩山遊擊隊等。在湔縣一群以川大學生為主的中共年輕黨員,也組織了湔江縱隊等武裝力量。但當時國民黨軍隊以胡宗南部為主,幾十萬人退守四川,新起的武裝力量較弱小打不過國民黨軍。
華瑩山遊擊隊很快就被鎮壓!把自己陪嫁的幾百畝田地賣了,支援遊擊隊和黨組織作活動經費的楊漢秀,也被大伯楊森國民政府重慶市長下令處死。根據小平同誌指示,華瑩山剩下的武裝以小組活動,行動上保護地方為目的。湔縣的湔江縱隊有護廠隊、護礦隊、農民獵槍隊,和部分綠林武裝共幾百人槍。但也隻是護廠、護礦,護城鎮、鄉村,並不去進攻國民黨的駐軍。現在回過頭看小平同誌,為保護家鄉四川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果不是小平同誌,四川將增加多少個王璞(妻子左紹英,女兒即《紅岩》中的監獄之花)、彭詠梧,江姐、楊漢秀等……。
再後來的結局是大家都知道的:解放大軍臨近之時,集結彭縣的川軍將領,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等通電起義。誓言堅決站在人民革命一邊,與蔣介石、胡宗南周旋到底!劉、鄧、潘等商議,盡管胡宗南大軍20多萬人,盤據在成都市區,川西平原一帶。起義川軍一共才10萬!但如果敵人破壞成都,就不顧一切向他們進攻!不久解放軍重慶、綿陽、樂山三路進逼成都。冒死突圍企圖經西昌去雲南的,胡宗南部李文兵團5萬人,在新津戰役中被殲滅。其餘部隊在各自駐地起義,投向人民解放軍。
蔣、胡二人被逼不過先後棄軍飛逃,一個去台灣、一個去西昌。因為這時候全川6000千萬人民,都將他們視為敵人!解放軍進入川西。楊森兒子楊漢烈將軍率領的20軍,也在金堂縣趙鎮宣布:20軍回到人民手中!這時候成都和周圍各縣城都完好無損。湔縣的蒲陽火電廠、向峨煤礦,打造鋤頭、釘耙、鐵鍋等農具和生活用具的都江鐵工廠,以及湔江堰水利工程也完整交到人民手中。
小平同誌上世紀五十年代到過湔縣,在景區公園和張鬆銀杏樹合影留念。1969年成都興建“澤東思想萬歲”展覽館,這棵樹被征集到成都。1975年湔縣人以小平同誌曾經合影,是文物為由將樹要了回來栽種在原址。前麵的章節曾經提到,1975年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他曾在北京對廣安縣委書記說:隻要你們人平分糧600斤,我就回來看你們。這也是小平對家鄉人的眷戀和希望!當時廣安人均分糧僅200~300斤。小平說你們連肚子也沒有裝飽,有什麼好看的?
後來小平同誌還多次說過,四川是他的家鄉,到四川就是回家。前麵說了:1980年他第二次來湔縣在二王廟,留下“不能把人變成神”“也不能把神變成人”的名言。小平在伏龍觀為這裏寫了:“造福萬代”的題詞。針對縣委謝書記彙報的:湔縣搞包產到戶人均有糧800斤,他公開表示十分高興。詩雲:
親情鄉情故園情,巴山蜀水盼小平。
隻要分糧六百斤,小平回來看我們。
家鄉兒女真勇奮,包產到戶當先行,
人均有糧800斤,小平聽了好高興!
……。
1981年底針對否定大包幹、否定包產到戶的思潮。小平同誌斬釘截鐵地講:先把肚子裝飽再說!1982年黨中央1號文件,認為“目前實行的各種責任製,包括小段包工定額計酬,專業承包聯產計酬,聯產到勞,包產到戶、到組,等等,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製。不論采取什麼形式,隻要群眾不要求改變,就不要變動。 ”中心思想是:以包產到戶——包幹到戶為代表的農業生產責任製,其性質是社會主義的!
小平同誌第三次來湔縣是1982年8月20日,陪同朝鮮領袖金日成參觀訪問。四川、成都、湔縣領導等,在伏龍觀台階前右邊的帶江亭,安排座椅、茶幾、和茶具準備接待。上午11時小平同誌一行人到,他們就在這裏休息和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