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紛紛和洶洶(2 / 3)

聽了他的話與會的人又是相互一笑,大家心裏想是啊!“人定勝天”這句口號,自春秋戰國荀子提出開始,喊了兩千多年,!但真正有自然災害襲來的時節,人們又顯得多麼渺小和軟弱無力。

申市長問,“堰管局的電話通過了沒有?現在河道裏的情況如何?水的流量是多少?”

市委辦公室的程主任回答說:“堰管局打過電話來說,據二王廟水文站的測量結果。目前整個岷江的河道內外江,一共流量是3600多立方米/秒,屬於大水還不算是洪水。因為新中國建立後,最大的流量是1964年的7000多立方米/秒。現在都管局和水文站正聯合組織力量,重點監察內江的流量。主要害怕上遊來水,挾帶的沙石等推移物大量增多,改變岷江河床把水都逼到內江來。如果那樣的話要出大問題!”

程主任強調都管局還說;“1933年那場洪水,漂浮物和推移物,堵塞了內江河道和寶瓶口。如果真的又是疊溪水暴了,這次的大海子洪水估計會超過那次。要是外江河道被堵塞,洪水跑到內江來就慘了!由於寶瓶中作用,南橋河以東的老城區可能問題不大。但西堰坎那邊的半個城區,包括公園路、天乙街、奎光路,還有青城橋兩岸。平房將會被掃平,樓房的一樓要被淹沒,起碼有5萬人要遭災。”

聽了程主任的彙報,會議室的領導們麵麵相覷,都不知如何才好?

有領導發言說,“現在就疏散人行不行?”

馬上就有領導反駁說,“肯定不行!現在就驚動群眾,如水來了還好說;如果水沒有來,豈不是鬧大笑話!……。”

最後還是遲書記拍板:內緊外鬆加強值班。市委、政府的領導今天晚上值雙班,同樣由市委分管農業、水利的周常委,和政府分管的王副市長兩人負責。隨時彙總各方麵的情況,如有他們解決不了的,市委馬上開會研究處理。市委辦公室的電話值雙班,由兩個人看守,散會!

這種時候苟小美和我都插不上手,我們在機關上打轉,互相見了也隻是笑了笑然後離開。

……。

疊溪水暴的消息,已經在湔江堰市的城關傳開了。這時的內江河道,從寶瓶口到南橋再到蒲柏橋。河的兩岸聚集了許多人,都聽到消息後前來看水的人們。這個季節正是水稻的揚花期,稻田必須有水養護,上千萬畝農田正需要灌溉。在魚嘴外江閘和飛沙堰水閘的作用下,岷江水的很大一部分,都流到內江河道來了。城區的內江兩岸搞了旅遊開發,兩邊都有亭台樓閣和許多喝酒、喝茶的攤位,天黑了河上水麵照射有五顏六色的彩燈。江水在燈光下波浪起伏、濤聲陣陣一往無前,勢不可擋地奔流著。

水麵上不時有閃著電珠光的草把子,一個接著一個從寶瓶口而下在波濤上飄浮。草把子們很快從南橋下流過,消失有人們的視野中。那是水文站和堰管局的工作人員們,在測量流速計算流量,監察河流河道有無異常變化。

成百上千的人們,在河的兩岸看了好一陣子。有人說看不出啥子來!?聽到這話的人都在心裏附和著,一致認為看不出啥子來。漸漸夜深了人們也就散了,都各自回家睡覺去,江水仍然嘩嘩地流淌著。

市委辦公室的值班室,周常委,和王副市長都還沒有離開。他們兩人正在對值班的,兩個男工作人員吩咐著什麼?周常委嗓門粗聲音大,樓下的人也聽到了他說的話。

“今天晚上要千萬小心!我又打過電話問茂縣,他們又說是百年未遇的大水。天又沒有下雨突然嘩啦啦的大水,把縣招待所的圍牆衝垮了,把城中間連接河兩岸的一座吊橋衝走。那兩個地方據說一百多年還沒有淹著過!如果真的是這樣,茂縣距離都江堰河道有100多公裏……。”

“對的!公路是100多公裏,公路順著河兩者差不多。大水2~3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湔江堰。”王副市長補充說。

周常委繼續說:“現在是10點過鍾。半夜12點的時候,注意有沒有電話。你們兩個人隻能一個睡覺、一個守電話,有情況馬上到陸海苑客房來找我們,今天晚上我們也不回去!”

安排妥當之後,周、王二人下樓離開了。市委辦公室值班室的燈光通宵都亮著,兩個值班員一個座在辦公桌前守電話,一個和衣躺在值班的床上小睡一會兒。下半夜兩點的時候,二人交換了位置直至天亮,還好當天晚上一夜無事。

早上8點鍾的時候,市委機關上班的人都到了。兩個值班員正要離開,周、王二位領導又來值班室了。

‘怎麼樣?有啥子情況沒有?”周常委用他的大嗓門問,王副市長微笑著站立在他的身邊。

“沒有啥子,你們走了以後,電話就再也沒有響過了。”值班員之一回答說。

“我們兩個換著睡覺,整個一晚上都沒有離開過電話。”另一個值班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