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外出學習(1 / 3)

市委機關的秘書之五

五、紛繁的工作

(內容簡介:市委中心組的學習活動,有時在機關、有時在本市的外麵單位。借助中心組的平台,我工作起來方便,同時也多幹了些份內、份外的事情。)

目錄:

1、外出學習 1……………………10

2、尋找會場(上)11……………17

3、尋找會場(下)18……………26

4、荒唐拍片(上)27……………32

5、荒唐拍片(下)33……………40

6、購買電腦41……………………49

7、老板產生50……………………58

*******************************************************************

1、外出學習

(內容提要:市委中心組的學習活動,既在機關內部也在外麵進行。對參加學習的人來說,外麵學習印象要深刻得多。)

1988年9月初輔導站的學員開學,1987、1988兩個年級近200名生。有行政管理、財務會計、經濟管理3個班。這年四川師範學院改名四川師範大學,川師大和省函院的合作繼續進行。其中行政管理班由師大老師來授課,財會和經管依舊是西南財大老師來講學。輔導站隻是牽頭管理,提供場地安排學員聽課等。1985年入學的85級已經畢業,其畢業證書等手續正在辦理。聽說省上還要舉行帶慶祝性質的大會,在什麼地方召開還正在籌備。

先說這年8月底的中心組學習,根據成員們的建議仍然拉出去。上次7月底在清城後山學習,大家感覺很好身心都得到提高。此後聽遲書記講隻是天氣允許,不是太冷太熱都把大家拉出去。外出學習的同時,也是對所在地的某種支持!為什麼呢?全市的主要領導都在一地出現過,今後這裏的人要辦什麼事也方便。如果找到分管領導,雙方進一步熟悉,好商量解決相關問題。同時也能在群眾和友鄰單位中,造成相應的影響,拉近領導和群眾的距離。

這次學習中心組全體,到本市翠月湖鎮的翠月湖公園。地方在離城區約20公裏,湔江外江即金馬河邊。汽車過清城橋,沿著一條順河邊而下的公路,直達公園大門口。公園占地宏闊,裏麵綠樹成蔭水寬魚多,樓房和亭台樓閣相映生輝。過去屬駐市上的水電十局,現在歸口國家水電部為國家級單位。據介紹公園共800多畝麵積,其中叫翠月湖的水麵270多畝(須知湔江堰市的景區公園才90畝麵積)。這裏的白鶴能夠就近啄食到湖裏的魚,因此比清城小學和鶴翔山莊的白鶴還多。由於白鶴們飲食方便,這種早先南來北往的候鳥,現在也不飛走變成常駐當地的留鳥。近年還有成群結隊的燕子,也想留下來成為不走的小鳥。燕子們過去秋天即飛離,現在立冬之後的小雪、大雪,還能見到它們的身影。隻是冬至到真正的冬天來臨,它們太小的身軀抵擋不住,不得不向南方飛走。 湔江堰市多雨,在湔江古堰渠首一帶,人們經常見到如下景象。詩雲:

滴滴答答湔江雨,古堰雲霧盡朝西。

水分魚嘴東南去,河上白鷺燕子嬉。

車行畫中緩緩駛,要走石階碧雲梯。

登上峰巒佇一回,無限風光盡眼低。

……。

市委辦程主任負責通知各位成員,大家有車的乘自己單位車前往。無車的來市委辦搭乘,總之到時候都要現身,我自己也是搭乘市委辦的車到達。考勤簿在我手上,雖然盡可能給遲到、缺席的領導行方便,但領導自己也盡力準時到達。苟小美又是負責生活,4天學習30多個成員,要住3個晚上、吃4天的飯。因此隻要外出學習,這位苟秘書也忙得很。程主任還要受遲書記委托,有時上午、下午或晚上,回機關處理日常事務。

我這個隻負責做記錄的秘書,相對而言反倒清閑一些。隻不過我的實際工作,比苟和程都要忙一些。因為我手上還有宣傳部、輔導站兩件事,再加上中心組共三條線交織在一起。每次外出學習都必須安排好公私兩方麵的事,才可能靜下心來做好這幾天的記錄。此外翠月湖這裏有兩個輔導站的女學員,空閑時候也可以去探望她們。這兩人是中專學曆,要想在國家級的單位站住足,必須要有大專以上的學曆。其中姓朱的自己說是有海外關係,今後要去海外繼承遺產。

第一天學習中午飯前,遲書記先離開1個小時,去造訪公園領導。因程主任這時候回市上,苟小美又忙他隻得帶上我。學習記錄由遲書記指定參加學習的人代替。那位領導拿到筆記本還說了句,這是件苦差事的話。我跟在遲書記後麵,在一間優雅的辦公室,兩位領導相見!遲書記縣團級這年56歲,公園領導也是縣團級比遲年齡小10歲左右,遲戴眼鏡對方年輕還沒有戴眼鏡。因為隻有三個人雙方談話無拘無束!我在機關做過近10年打字員,對翠月湖公園這裏的曆史淵源大致了解。這裏雖然取名公園,實際上是國家水電部的一家療養院。同時公園這個名字,也某種程度上消除當地群眾的隔亥,比賓館更容易為人們所接受。

現在回憶記得最清楚是,翠月湖公園和北戴河另一家,同屬水電部的療養院進行交換療養。因這這裏空氣負氧離子含量,即人們通常說的長壽元素,每個計量單位達3萬6千多!而北戴河僅2千多。所以雖然名氣不如那裏,但是經過這番宣傳,來翠月湖的療養員們還很是踴躍。這位年輕的領導還特別強調,翠月湖270畝水麵裏養的魚都不捕撈,仍由湖邊樹上的白鶴們啄食。

翠月湖起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這時候因修建映秀灣電站,國家水電部第六工程局進駐湔縣。駐地在城關蒲陽路,和城邊的白沙鄉現紫坪鋪鎮,不久又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字61軍,簡稱“六一”部隊。這支軍不軍、民不民的施工單位,連同家屬共3萬多人。因地方不能保證供應,部分成員和家屬生產自救!經省地縣協商一致,在湔縣的大興鄉,即現在的民興鄉辦農場。劃地400畝連同農民的屋基地,共800多畝麵積。因主席有幹部參加勞動的“五·七”指示,包括湔縣曾經辦在玉堂鎮的“五·七”幹校,當年這種活動都叫走“五·七”道路。不久部隊撤銷,單位歸還水電部建製,重新命名水電十局。幹校也恢複為黨校,搬遷進城裏麵修建在康複路。翠月湖這裏曾經辦成十局的知青農場,改革開放後又由國家水電部投資辦成賓館。這時更名為公園但實際上是賓館!隻是人們象去湔江堰景區公園一樣,可以買2元一張的門票入園。來到這裏麵遊覽綠樹花叢的人,還能茶館喝茶、飯館吃飯、水池看魚。